南诏国:从大唐附属到西南霸主,七王三帝164年兴衰史
南诏国:从大唐附属到西南霸主,七王三帝164年兴衰史
南诏国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政权,共传七王三帝。第一位君主叫作皮罗阁,皮罗阁于728年继位南诏国首领,接着用10年的时间统一了洱海地区,所以真正的南诏国开年从738年算起,继位后的皮罗阁为了感谢大唐皇帝的支持,于开国元年到唐朝京城朝贡,他受到了唐玄宗的礼遇并被封为云南王,从此南诏成为大唐的附属国。
139年,皮罗阁迁都至太和城,也就是今天的大理士太和村,748年在位10年的皮罗阁病逝,享年68岁,皮罗阁有四个儿子,长子阁罗凤文韬武略,并且在统一王国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赢得了王位,而二儿子诚节因争夺王位失败被判流放,阁罗凤继位之初臣服于大唐,还曾协助唐朝抗击吐蕃,后来阁罗凤携爱妻拜见云南太守张虔陀,张虔陀因垂涎其妻子美貌,对阁罗凤多次无礼,事后阁罗凤愤怒,发兵进攻,占领姚州后并杀害张虔陀,作为一个大唐的附属国,此举十分不妥,于是唐玄宗于751年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史称天宝战争,曾经的大哥小弟彻底闹掰,于是阁罗凤便转头依附了吐蕃,吐蕃还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号东帝。
754年唐朝再次派出大将李宓大举讨伐南诏,再次被阁罗凤亲率大军打败,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无暇顾及边塞要事,于是阁罗凤又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等地,他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完善南诏制度,阁罗凤在位期间,使得南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奴隶主政权,但阁罗凤十分重视中原汉文化,让子孙已被俘虏的西泸县令郑回为师,并任郑回为清平官,相当于唐朝的宰相地位,阁罗凤曾几度试图与唐和好,在766年还立碑表示愿与唐世代交好,779年67岁的阁罗凤去世,其子凤迦异早逝,故立孙子义牟寻为王,义牟寻继位后,立马率领20万人马与吐蕃共同进攻唐朝,最终被唐德宗派军击退,南诏军队死伤惨重,大受重创,异牟寻连夜迁都苴咩城也就是如今的大理,并修筑城墙十五里,南诏国因此沦为吐蕃的附属国,吐蕃也趁机加重南诏需缴纳的贡赋,并派兵坚守重要的军事要地,清平官郑回劝导异牟寻脱离吐蕃,重新归顺有礼义的唐朝。
这时的异牟寻才知大唐的好,于是渐渐生出归附唐朝的念头,788年节度使韦皋奉命安抚各蛮部,异牟寻便趁机归顺唐朝,并于793年联合唐廷夹攻吐蕃,赢得铁桥等十六城,由此吐蕃开始衰败,南诏成为西南强国,794年唐诏再次订立盟约,808年异牟寻去世,其子寻阁劝继位,寻阁劝30岁继位,在位仅一年,他在位期间将昆明定为东京,大理定为西京,因此奠定了昆明在云南地区的地位。
809年寻阁劝去世,由长子劝龙晟继位,10岁的劝龙晟继位后不理朝政,为人贪玩荒淫无道,因此南诏王权开始衰落,最终于816年被弄栋节度使王嵯颠杀死,年仅18岁,王嵯颠杀死劝龙晟后,则拥立劝龙晟之弟劝利晟继位,但王国大权皆掌握在王嵯颠手中,劝利晟在当了7年的傀儡皇帝后,最终于823年22岁去世,其死后由弟劝丰佑继位,此时的王嵯颠更是大权在握,他更怂恿劝丰祐派兵进攻唐朝,南诏军队一路直攻成都,而唐朝剑南节度使杜元颖因不晓军事武备废驰,导致南诏军成功攻入成都外城,并掠走平民百姓数万人,在路过大渡河时,许多不愿去南诏的人直接跳河自杀,被掠到南诏的工匠也被派去修建千寻塔,南诏至此工艺文化等技艺与中原相差无几。
831年李德裕担任剑南节度使后,与南诏的关系得到改善,因此唐诏再次订立盟约,南诏也将所掠民众4000余人归还,公元859年,50岁的劝丰祐去世,其儿子佑世隆继位,因佑世隆名字中的世犯讳唐太宗李世民,龙佑犯讳唐玄宗李隆基,宣宗去世时佑世隆并未派使者前去吊唁,导致唐懿宗对他十分不满,安南经略使李琢更是不待见蛮夷,还对各属国盘削苛剥,因此直接导致了唐诏失和,佑世隆更是于859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礼,并以西京苴咩成为中都,至此南诏开启了帝国时代。
861年,佑世隆出兵攻破安南,再次掳走平民百姓数千余人,其后十年仍三番五次进攻唐岭南地区,但都多次被岭南西道节度使高骈打退,因长期的战争导致南诏损失惨重,国库空虚,并由此开始衰落,877年佑世隆去世,他在为18年,享年33岁,其儿子隆舜继位,并改国号为大封民国,17岁的隆舜继位后只一味贪图享乐,并且喜爱出巡游猎,于是国事全都交由大臣决策,但隆舜的立场却是与唐朝交好,为了处理先辈搞砸的唐诏关系,隆舜派出使者到岭南节度使辛谠处求和好,而唐僖宗为平边患也欣然同意。
880年,唐僖宗欲以宗室之女作为安化长公主许婚隆舜,同时派出宗正少卿李龟年到南诏商议和亲事宜,李龟年回朝后盛赞隆舜对大唐的忠诚,881年,隆舜派使臣前来迎接安化长公主,但僖宗以未定公主出嫁的车服为由延迟,实则是黄巢之乱爆发正处混乱,885年,隆舜在派宰相赵隆眉等三位谋臣前往行宫朝见唐僖宗,并迎娶长公主,高骈听闻后,便向熹宗上奏言,表明来使的三人是南诏王的心腹谋臣,应该把他们留下杀掉,如此以后蛮人就更好控制,于是唐僖宗直接下令将三人杀死,赵隆眉等人死后,南诏从此没有谋臣,而隆舜本身也有许多宠妃,他常听信妃子谗言,诛杀臣下,其荒淫暴虐越来越严重,因此南诏国势日渐衰弱。
897年,清平官郑买嗣指使隆舜近臣杨登杀隆舜,最终隆舜在位20年,享年36岁,郑买嗣拥立隆舜之子舜化贞为皇帝,同年立年号为中兴,继位后的舜化贞派遣使者到长安求婚迎娶公主,欲借唐朝之力来牵制权力过大的郑买嗣,而此时的唐朝自身难保,摄政王朱温认为舜化贞欲自立脱离唐朝,便一口回绝。
901年,舜化贞派遣心腹到缅甸,求缅王搬救兵为自己攘除奸臣,缅王为报其父隆舜曾助缅复国大恩,于是急忙调出三万精兵操练,准备讨伐郑买嗣,902年,缅军还未出境,南诏国就传来噩耗,舜化贞已经暴病而亡了,他在为五年,享年25岁。
舜化贞死后,郑买嗣将其不足一岁的儿子杀死,后又残忍杀害南诏宗室族共计800余人,然后建立大长和国,至此享国164年,传七王三帝的南诏国灭亡,南诏覆灭后,还经历了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个政权。
有人认为南诏国的结束时间是到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为止,因此史学界也将738年到937年这段时间算作南诏。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