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赵玉刚:科研界的“传奇”
山东理工大学赵玉刚:科研界的“传奇”
6月20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山东理工大学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赵玉刚教授再次站上了领奖台,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他5年内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这样的“获奖速度”,不仅是山东理工大学校史上独一无二的,也是近10年来山东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唯一。
赵玉刚,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他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开创先河:
在深海探测领域,他主持研制的充油式深水步进电动机解决了在万米水深下使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广泛应用于水下钻机、机械手、深水潜艇等各种深海探测设备。在医疗领域,他制备出国际上性能最好的磁性磨料,彻底消除了因支架内表面缺陷带来的严重后遗症隐患,在我国血管支架生产企业广泛应用,打破了国际垄断。在工业领域,他研发的超大型水环真空泵及其成套设备填补了国际空白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煤炭的安全生产、瓦斯高效抽采利用以及高铁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赵玉刚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作为首位完成人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尽管实验中曾多次面临危险,但赵玉刚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科研一线。
在教学方面,赵玉刚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和微型数控机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讲课难、实验难、实训难”的“三难”问题。该教学改革成果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又大幅降低了数控教学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成本,在全国高校得到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荣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社会服务方面,赵玉刚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例如,他帮助淄博泰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关键零部件加工难题,使该公司仅用7年时间就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成为国内第一。他还为济南章丘区的罗茨鼓风机和真空泵企业提升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近2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山东省各地市,承接并完成30多家企业的40多项技术研发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这些成就,赵玉刚教授却谦虚地说:“科研是一场持久战,很多科研本身就存在危险,但我绝不能因为危险而放弃!”他表示,虽然已年近花甲,但仍然要继续奔跑,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为我国的先进制造业播种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