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健康指南:从日常保健到牙齿修复
老年人口腔健康指南:从日常保健到牙齿修复
“8020”,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的牙齿出现了缺损、疼痛、松动等现象。有的老年人认为这是自然衰老的必然结果,没有及时治疗,还有的甚至觉得看牙太麻烦,不如等全口牙都掉光了再镶牙。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有哪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周炎、口腔干燥等常见问题。这些口腔健康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进食、言语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具体来说,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病、牙周疾病、牙齿缺失、口腔黏膜病、口腔癌、楔状缺损、过度磨耗这7种疾病。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积性,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有着特殊性。龋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龋齿也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老年人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同时由于唾液减少、清洁不到位,牙根处容易发生龋病,即根面龋。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果牙齿清洁不到位,就会有牙菌斑堆积,久而久之,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最终脱落。牙周疾病是导致成年后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是口腔黏膜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
牙齿缺失有哪些危害?
牙齿缺失后,咀嚼效率降低,唾液分泌减少,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加重胃肠负担,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引发营养不良,严重者机体可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此外,牙齿缺失还会影响语音功能,导致“漏风”,影响美观,使面颊部和周围肌肉松弛,唇、颊部内陷,口角下垂,面部皱纹增多,面容显得苍老。牙齿缺失还会导致牙槽骨缺乏生理性刺激,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给后期缺失牙的修复带来困难。如果牙齿缺失时间较长,未进行及时修复,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对颌牙齿因丧失咬合关系而伸长,咬合关系出现改变,会造成口颌系统功能紊乱及颞下颌关节疾病等。
如何修复缺失的牙齿?
老年人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一般应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有活动修复、固定桥修复及种植修复。
活动修复也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它利用余留的天然牙和义齿基托覆盖的粘膜、骨组织作支持,该类修复体患者可以自行摘戴义齿。固定桥修复靠粘接剂或固位装置与缺牙间隙两侧或一侧预备好的基牙连接在一起,从而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该类修复体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种植修复是在口腔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待种植体稳定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
三种不同的修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缺牙区牙槽骨的条件、余留牙的状况、患者的全身情况及个性化的需求等综合考虑。
种植牙和传统镶牙有什么区别?
种植牙又称种植义齿,用来替代缺失牙齿行使口腔功能。它包括三部分结构:①埋在颌骨内的种植体,即人工牙根;②行使牙齿功能的上部结构,即人工牙冠;③连接种植体和人工牙冠的基台。种植牙治疗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牙槽骨中,待种植体与骨牢固结合以后,以此为基础修复缺失牙。
传统的镶牙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活动义齿,通常用卡环或其他固位方式利用剩余牙进行固位,再用假牙来恢复缺失的牙齿;另一种是固定义齿,把邻近的牙齿磨小,用牙冠套在外面作为基牙,在两个不同的牙冠之间,利用桥体的方式来修复缺失牙。
相比传统的镶牙方式,种植牙主要有2个优势。①不磨牙,依靠自身的颌骨固位人工牙根,在其上进行修复,不用磨旁边的健康牙齿,对邻近牙齿没有任何伤害。②固位好,不使用传统镶牙的卡环或牙套,人工牙根与牙槽骨紧密结合,像真牙一样扎根在口腔里,具有很强的固位力和稳定性。
种植牙能用多久?
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个人的牙齿情况,使用习惯等不同。现在种植牙的使用记录最高已经陪伴患者50年了,这代表种植牙的使用记录一直都在刷新,如果种植体及上部结构未发现任何异常是不需要更换的,如果维护的好,种植牙可以终生使用;当然,种植牙的寿命取决于患者本身种牙时的基础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材料、保养、咀嚼习惯,有没有定期复查,有问题后有没有及时处理等都是影响因素。因此,为了种植牙使用的更加长久,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的努力和维护。
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1.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老年人只要口内还有牙齿,就应每天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时不可大力横刷,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老年人需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此外牙间隙刷还有大小号之分,如果不了解自己牙缝大小,可以先从最小号用起,当牙缝刷刚好可以进入牙缝并且移动时稍有阻力则为合适
2.如果口腔内存在假牙,无论是种植牙、固定假牙或活动假牙,都需要和天然牙一样做好清洁维护。活动假牙务必每餐后取下清洁,睡前应摘下放入冷水中,或定期用假牙清洁剂浸泡。种植牙、固定假牙需定期前往专科医院复诊,接受专科维护。
3.局部用氟也可为牙齿加上“护盾”。老年人多有牙龈退缩、牙根暴露问题,牙根面因缺少牙釉质的保护,是老年人龋病的高发区域,且进展快、危害大。预防根面龋,除上述提到的日常口腔清洁方法外,还可采用局部用氟方法,如坚持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到医院局部涂氟等。还应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频率及总量。
4.要坚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维护,及时接受专业诊治。很多口腔疾病在发生早期,机体已给出提示“信号”,因此及时关注、早期治疗,更利于天然牙的保留。
5.如果确实发现了口内无法保留的牙齿,如严重缺损的残根、残冠及特别松动的牙齿,应及时就医拔除,以免影响口腔健康及功能,影响生活质量。牙齿缺失后应及时修复,恢复相对完整的牙列,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对颌牙齿的伸长,影响整个口颌系统。
6.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就诊时务必详尽告知医生全身情况。很多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复杂的基础病或长期服药,一些基础疾病的既往治疗及当前控制情况、用药情况与口腔治疗的效果、时机、风险等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在口腔科就诊时应如实告知医生全身情况,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代谢等相关疾病,及抗凝抗板药、激素、骨质疏松等相关用药与放化疗等病史,切莫隐瞒病史。
如何获取更多口腔健康知识?
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专家组成《老年人口腔健康100问》(东南大学出版社)编委团队,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包括龋病、牙齿缺损、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牙外伤等内容。此外,该科普书还详细介绍了老年人关心的牙齿修复、种植等问题。该书内容紧密贴合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知识需求,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同时编委团队还录制了20多个视频,详细讲解了常见口腔问题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手段,内容通俗易懂,既有助于老年人正确认识常见的口腔问题,也有助于老年人正确就医,为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该书得到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项目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入选了2023年度江苏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