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佛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能防癌,但这些人服用效果最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1: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佛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能防癌,但这些人服用效果最好

阿司匹林,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药”,近年来不断展现出新的临床价值。最新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尤其是在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中效果更佳。

01

哈佛研究:生活方式越不健康,防癌效果越好

近日,哈佛医学院等研究团队在一项涉及超过10万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能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体来说,多变量调整后的数据显示,非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10年累积结直肠癌发病率为2.95%,而定期服用者为1.98%;绝对风险降低率(ARR)为0.97%。相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则更为清晰,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受试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非使用者降低了18%。

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生活方式评分的升高,与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相关的ARR逐渐降低。在生活方式评分仅为0-1的受试者中,使用阿司匹林相关的10年ARR为1.28%;评分为2的人群的10年ARR为0.61%,3分的ARR为0.65%;而评分4-5的最健康人群里,10年ARR降到0.11%。换言之,生活方式越不健康,留给阿司匹林发挥“防癌”药效的空间也越大。

02

作用机制:增强免疫反应,抑制核仁活性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15-2019年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238名患者中获取了组织样本,其中12%是阿司匹林使用者。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组织样本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样本显示,癌细胞扩散到淋巴结的程度更低,免疫细胞向肿瘤的浸润程度更高。实验室分析显示,阿司匹林能增强某些免疫细胞上CD80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增强免疫监视作用。

此外,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阿司匹林通过降低一种叫TIF-IA的转录因子的活性,抑制了核仁的功能。核仁是细胞核内最大的结构,负责产生核糖体,而核糖体负责合成所有细胞的蛋白质。癌细胞需要大量蛋白来支持其分裂和增殖,因此核仁成为癌症研究的潜在靶点。没有TIF-IA,核仁无法合成核糖体,从而限制了细胞产生蛋白质的能力。

03

使用注意事项:出血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阿司匹林在预防癌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专家也提醒,其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损伤,长期应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及胃出血。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增加皮肤紫癜、牙龈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等出血风险。因此,高出血风险人群,如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应慎用阿司匹林。

04

结论: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中的潜力不容忽视,但其使用也需要谨慎。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且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带来显著的防癌效果。然而,对于健康人群或出血风险较高的人群,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进行癌症预防,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