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院开设小儿消化专科,提醒家长关注儿童胃病
苏州医院开设小儿消化专科,提醒家长关注儿童胃病
“硕硕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男孩,近半年反复出现腹痛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疼痛多发生于餐后2小时或者夜间,有时会有反酸、嗳气的症状。最初,硕硕妈妈以为孩子是吃了不干净食物或消化不良,没有重视。但是,随着硕硕腹痛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听闻3月中旬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儿科成立了小儿消化专科,并有上海新华医院儿童消化科专家坐诊,硕硕妈妈赶紧带着孩子前来就诊。首诊医生王敏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硕硕妈妈也有同样的症状,王医生认为硕硕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消化不良,所以让其进行了13C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为进一步确诊病情,医生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但家长心存顾虑,担心孩子难以承受。小儿消化专科王香红副主任医师耐心解释了胃镜检查的整个流程后,家长消除了疑虑,并同意孩子在全麻下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正如预期,患儿被确诊为典型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伴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王香红副主任医师向家属阐述了患儿的诊断情况,并针对病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
这个案例来自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小儿消化专科,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儿童也会得胃病,而且营养摄入不当可能是引发腹痛的重要原因。
权威专科团队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小儿消化专科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消化专科团队支持,该团队在儿童消化疾病和营养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团队带头人王莹教授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小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肠衰竭、炎症性肠病等诊治,以及小儿消化内镜诊治和儿科患儿营养治疗。团队成员颜伟慧副主任医师专注于儿童胃肠道疾病诊治和营养干预,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
营养与腹痛的关系
儿童腹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摄入不当。学龄期儿童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容易患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尤其在学龄儿童中更为常见。此外,溃疡病的发生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在秋冬季、冬春季交界及寒冷季节高发。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繁多,有遗传、精神、环境、饮食及吸烟、内分泌等因素,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为重要因素之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儿童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感染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胃或十二指肠穿孔。检测方法包括非侵入性的呼气试验、血液抗体检测和粪便抗原检测,以及侵入性的胃镜活组织检查。家庭成员感染时,建议其他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家庭聚集现象。
预防和治疗建议
-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 定期体检:通过消化内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 关注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消化性溃疡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应特别留意儿童的消化系统症状。
- 合理用药:避免滥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这些药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
- 心理支持: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压力和紧张,因为精神因素也可能诱发胃病。
儿童腹痛不容忽视,尤其是当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孩子摆脱病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