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国乒“封闭集训”:高强度训练打造奥运冠军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2: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国乒“封闭集训”:高强度训练打造奥运冠军


稍微说下乒乓球队非常有特色的“封训”传统。我感觉这个传统,应该是中国体育历史最悠久、取得成绩最辉煌、精神价值普及最广泛队一种传统。

在我个人印象里,“封闭集训”的最早提法,大概是70年代末的女排和乒乓球队开始——当年的我们由于经历了特殊时期,各方面信息和条件都比较闭塞,为了备战79年世乒赛,乒乓球队开始尝试这种“封闭集训”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提升球员们的状态和集中度。

这里稍微解释两点——一是,封闭集训和普通集训,对象和目标是有本质差别的。通常普通集训的意思是,全队大家一起练,每个球员的计划虽然有所不同,但训练时长、日常节奏是一致的。封闭集训则完全不同,它主要目标就是已经被选拔出来的参赛球员——譬如以这次巴黎奥运的阵容而言,我们早在5月份就把人选定了,为啥?就是为了后面的封闭集训的目标和计划都明确。主力球员承担最大的训练负荷,而其他球员则会扮演不同的“挑战者”,专门来为主力球员服务。

另外一点,普通集训的保密性远不如封闭集训——后者差不多属于国家机密的范围,全过程通常都会完全隔离外界,尤其是媒体的报道。最近20多年似乎有种惯例,就是封闭集训的最后几天,譬如集训40天,会把最后5天作为媒体开放日。结果就是,公布在大家面前的国乒球员们的状态经过封训,都达到了巅峰水准,个个在镜头面前生龙活虎的^_^这样,各方面也比较好交代。

回到上面所说,我记得最早开始“封闭集训”这一批球员,里面就有蔡振华——当年这个词儿似乎从李富荣嘴里一说出来,他就会狂吐——是真的呕吐那种。据说,当年的封训强度极大,每个球员平均每天室内训练的流汗量都有数斤、室外则是围着龙潭湖公园跑10公里^_^

如今的封训大概率没有这么残酷了,但量大还是肯定的——毕竟比赛的任务繁重,尤其像孙、王等兼项繁重的主力球员,每天打4-5场球、且场场都不能输,这是对体力和精神力巨大的挑战。所以封训的周期内,他们普遍都会一天三练,经历3-4个“10日周期”后,身体和竞技状态都会调整到巅峰状态。

这种相对残酷的训练方式,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也确实取得了好的成绩——我想说,我们国家这种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经受的此类磨难,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好事情。

回到问题里孙颖莎的这个情况吧——如前述,莎莎能被媒体看到的眼泪,其实都已经是封训接近尾声时流出的媒体内容了——她实际经受的挑战和压力,你根本看不到,也不让播^_^

另外,我个人觉得莎莎这孩子还是稳妥的,她的神经类型属于“又稳又不乏爽脆”那种,是乒乓球这项运动最为适合的性格特质——在这一点上,她大概可以直追王楠张怡宁,我相信这也是她这次被授予如此重担、承担如此多信任的原因。

巴黎奥运会方方面面似乎都不受重视,但乒乓球队依然是中国代表团的核心焦点,我觉得封训本身的苦大概率还是会让莎莎在赛场上尝到甜头的。祝福她。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