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中国电影:CINITY技术引领,多部AI制作影片问世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1: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中国电影:CINITY技术引领,多部AI制作影片问世

2024年,人工智能在电影行业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完全由AI生成的电影到AI在传统电影制作流程中的应用,从动画电影的创新到电影声音制作的突破,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电影行业。在中国,电影人也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从创意构想到后期制作,AI正在全方位进入影视制作流程。

01

CINITY技术:中国电影的创新突破

中国自主研发的CINITY高格式电影技术,融合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和沉浸式声音等最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观影体验。CINITY影院系统综合运用了4K、3D、高亮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和沉浸式声音等电影放映领域的新技术,从分辨率和像素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体声画品质。

CINITY影院系统融合运用了4K、3D、高帧率(HFR)、高动态范围(HDR)、广色域(WCG)、高亮度、沉浸式声音(Immersive Sound)等七大最新技术。其中,4K分辨率(4096*2160)是传统2K电影的4倍,带来更清晰的画质表现力;3D成像系统使银幕画面立体效果突出,前后错落,层次分明;高亮度达到20-28fL,是市场普通影厅实际3D放映亮度的4-9倍;高帧率支持最高每秒120帧,使画面动作更加流畅自然;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还原影片的丰富画面细节,让影片中的物体呈现出更接近真实的质感;广色域比传统影院DCI-P3色域高34%,呈现更加鲜艳且栩栩如生的影像色彩;沉浸式声音采用业界先进的音频格式,为观众提供殿堂级的观影感受。

02

AI全流程制作:《团圆令》的创新实践

在电影制作方面,中国电影人也在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2024年7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北京新影联影业、灌木文化、凌云光公司联合出品的AIGC动画电影《团圆令》正式开机。这部电影以大熊猫团团圆圆为原型,讲述了一对熊猫兄妹历经磨难终于团圆的温馨故事。影片制作将颠覆以往电影生产模式,通过AI大模型的生成能力,省去了传统流程中的建模、材质、骨骼绑定等环节,电影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从人力主导到智能驱动的转变。

AI技术还改变了传统动画制作的线性流程,实现了并行协作,让制作人员可以同步开展角色设计、场景布局等工作,无需依赖前序步骤就能快速生成创意素材。同时,AI生成的画面质量不再依赖于动画师的经验和技能,通过训练和提高算力,能够带来超出想象的精致效果,实现从经验导向到数据赋能的转变。

03

导演们的AI实验:开启电影创作新纪元

除了全流程AI制作的《团圆令》,中国导演们也在积极探索AI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2025年1月,快手自主研发的AI产品“可灵”与9位中国知名导演合作,创作出9部不同类型的短片,涵盖了科幻、奇幻、女性、动画、剧情等多元题材。这些作品展示了AI在电影制作中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气氛营造、角色设计和场景生成方面。

导演俞白眉通过AI重新诠释了钟馗形象,创作出短片《百鬼勿扰》。他惊讶地发现,“可灵”在特写上的表现相当出色,能够较好地理解广角镜头,做出比较有价值的画面。导演叶锦添则通过AI生成了充满情绪表现力的角色,创作出科幻短片《快递员》。他发现AI生成的角色具有“人的味道”,能够实现细腻的表情变化。导演李少红则尝试用AI创作写实题材的短片《花满渚》,虽然发现AI在写实题材方面还存在局限,但她认为AI已经改变了创作领域与创作方法,拓宽了艺术创意的想象空间。

04

未来展望:AI与人类创造力的共生

业内专家认为,AI将为电影制作带来更高的效率,但无法替代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则认为,在人工智能全面进入影视行业的趋势下,影视工业将会转向越来越“轻量化”的模式。“一个小团队,甚至一个人,在AI的加持下便可以成为一支生产力和创造力极强的工作流和工业链。”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也指出,人工智能是“很好的工具”,但无法创造出类似《狗神》或《碧海蓝天》那样的原创作品,因为它只能基于现有素材去创作。中国电影人对此也持类似观点。饶曙光表示,“电影人要迅速、全方位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否则可能被更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淘汰。”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并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正如导演俞白眉所说,“迟早AI会全面拥抱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都会变成AI的好朋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