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激活免疫反应,西奈山研究揭示大脑健康新机制
压力激活免疫反应,西奈山研究揭示大脑健康新机制
近期,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Nature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心理压力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大脑和心理健康的机制。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会诱导外周免疫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表达增加,进而影响大脑奖赏区域的细胞外间隙,导致社交回避等行为改变。这一发现不仅为压力相关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也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健康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理压力如何影响免疫系统?
研究显示,心理压力能够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导致外周髓样细胞(如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动员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如IL-6)的产生。在人类中,约有33%至77.2%的肺癌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这些情绪压力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通过免疫系统作用于身体健康。
在大脑中,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被细胞外间隙(ECS)和细胞外基质(ECM)分隔。ECM的降解和重塑受到各种酶的调控,其中就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最新研究发现,压力会增加单核细胞向大脑血管系统的迁移,特别是大脑奖赏中心区域——伏隔核(NAc)。这些单核细胞产生的MMP-8参与了大脑中神经元周围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和调节。如果MMP-8从血液中渗透到脑组织中,它会改变基质结构,从而扰乱神经元的功能。
情绪问题与免疫力的关联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绪压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该研究纳入227例患者,发现情绪压力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短、客观缓解率更低,疾病死亡风险更高。具体数据表明,免疫治疗的客观有效率在对照组为62.1%,而在压力组仅为46.8%;存活超过一年的患者比例,对照组为80.8%,压力组为70.4%;存活超过两年的比例,对照组为64.9%,压力组仅为46.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对照组为15.5个月,压力组仅为7.9个月,相差近一倍。
实际案例:压力与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压力对抑郁症风险的影响非常显著。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失业等)会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9倍,约80%的抑郁症发作与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有关。社会压力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通过免疫系统影响身体健康。例如,丧亲之痛会使心脏病或中风的死亡风险增加两倍。保险公司的数据也显示,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后,人的预期寿命会缩短。
如何调节心理状态,提升免疫力?
增进睡眠品质:充足的睡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降低帮助他人和交流的意愿,影响情绪控制。建议睡前避免接触3C电子产品,以提高睡眠质量。
远离社群软件:过度使用社群软件会导致身心问题,包括抑郁、社交焦虑等。每天减少30分钟的使用时间,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和专注力。
练习情绪管理:良好的情绪管理能促进心理适应能力,使人在面对压力时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进行情绪调节。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心理压力持续存在,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费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每年可获得3次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时,大脑会呈现α波状态,有助于身心放松,提高专注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健康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反过来,身体的疾病和疼痛也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等。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可以有效提升体质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