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选秀到退休:清代宫女制度的五大真相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选秀到退休:清代宫女制度的五大真相

《甄嬛传》作为一部热播的宫廷剧,不仅展现了皇帝“翻牌子”选定侍寝妃子的过程,还揭示了许多古代宫女的生活细节。然而,真实的宫女生活远比剧中展现的更为复杂和艰辛。

01

宫女的选拔与生活

在清朝,宫女的选拔主要通过选秀女的方式进行,这是朝廷为了充实后宫和选拔嫔妃而设立的一项制度。然而,并非所有大臣的女儿都需要或会被选为宫女。宫女的选拔主要来自于八旗官员的家庭,而不是所有的大臣家庭。此外,成为宫女也有一定的年龄和身体条件限制,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大臣女儿都符合条件。

宫女的选拔主要由内务府负责,从旗人女子中挑选,这些女子并非都是富贵出身,而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宫女的生活并不像一些影视作品中描绘的那样奢华,她们需要遵守严格的宫规,从事各种杂役和劳作,生活相对简朴。

02

后宫生活的真相

真实的后宫生活远没有电视剧那样激情四溢。纵然她们身处金碧辉煌的宫殿,日子里却充满了看不见的压迫与无奈。低位嫔妃在贫困的食物配额中勉强度日,随着宫中繁琐礼节的严格规定,她们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一丝怨言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而那些一生未曾见过皇帝一面的妃子,她们的生命,无声无息地流逝在这座禁锢的宫殿里。

03

严格的等级制度与规矩

后宫的生活处处受到规矩的约束。妃嫔们每天需要在清晨5点起床,6点梳洗完毕后去给太后和皇后请安。此外,出门串门也需要事先请示汇报,娱乐活动匮乏,只能通过做女红、养宠物和看戏来打发时间。

食物和日用品的供给也因位分而严格规定,例如皇太后每日供给猪肉一口、羊鸡鸭各一只,而答应只有猪肉一斤八两。衣着方面,只有嫔以上位分才能穿鲜艳的纯色衣服。皇帝与嫔妃不能一起吃饭,侍寝也有诸多规定,只有皇后才能与皇帝过一整夜。

04

宫女的出路与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宫女的待遇相较于前朝有了明显的改善。据康熙朝的历史记载,明代大概有9000个宫女,而清代宫女数量则大幅减少,康熙朝大概同时能有500个人左右,后来的皇帝时期则只有二三百个宫女。

清代宫女的选拔也更加制度化。除了妃子要选秀女之外,宫女也要选秀女,只不过妃子是三年一选,宫女是一年一选。但是内务府有明确的规定,不是说你选成宫女了,你就可以马上进宫了,你得接下来宫中的宫女有了空缺,你才能去填补这个位子,如果没有空缺的话,对不起,选上了你也没法去进宫当宫女。大清有明确的规定,太后12个宫女,皇后10个宫女,皇后以下什么贵妃、妃、嫔、答应、常在,分别是8个、6个、4个,甚至最低层次的只有两个宫女,所以这导致虽然皇帝的老婆很多,但是整个宫里,也就那么三五百个宫女,你想太后身边她只能安排12个人嘛,当然了如果哪一个宫女出缺了,已经被选上的宫女,就可以来补这个缺,什么情况会出缺呢?

比如说公主下嫁,公主要到驸马府了,那皇帝本人得给公主多派几个宫女过去,或者说某位妃子身边的宫女到年龄了,可以光荣退休了,那么这个位子空出来了,新的宫女就可以进来了,以往的朝代宫女是终生制,所以有诗为证,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你看看宫女得干到白发苍苍了。

大清不是这样,清代一开始规定,宫女30岁就可以退休,后来干脆规定,宫女25岁就可以退休,老的宫女退休了,那么就得补充新鲜血液进来,那个被选秀选中的宫女,才有机会进宫。

而且,清代宫女的出路也比前朝要好。退了休的宫女,经常会被皇帝或者妃子指婚,嫁给一个中低层或者中高层的官员做妾,可能宫女的出身,她们没法做这种正福晋正房,但是做个妾也不错,尤其是对于这些宫女来讲,她们可是在皇宫大内生活过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规矩,那也是吃过见过开过眼界的人,所以他们被嫁到亲近的官员身边,往往生活也是荣华富贵。

当皇权瓦解之时,这些宫女也将人生导向失败的终点。她们本就是弱势群体,又失去了皇室的庇护,普遍面临生计凋敝的境地。其中相貌衰老、已无利用价值的,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幸运的宫女还能嫁做平民百姓,有了新的家庭。但她们经历的种种折磨,将成为余生的梦魇。还有些则在宫廷解体后无处可归,沦落风尘,速死街头。即便死后也无人问津,无人置办后事,只能草草埋葬。

05

反思与启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感慨万分。古代的宫女宦官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被限制在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中,而宫女更是身临其境,受尽繁重的工作和宫廷纷争的摧残。她们的生活不仅受到了宫廷体制的束缚,还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陋习不仅限制了个体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们不应淡忘宫女的存在,因为那是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女子并非自愿入宫,她们是那个时代极权制度下的受害者。现今我们要珍视来之不易的男女平等,也时刻警醒权力可能带来的灾难。对那些死去的女子,我们亦当怀有哀思。她们经历的种种磨难,终究成为尘土。但她们的命运,却令我们看清人性光明与黑暗的交织。这历史既已成空,我们却可以使它化为珍贵的道义资源,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