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梁山好汉真实历史原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8: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梁山好汉真实历史原型

你知道吗?《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其实有不少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哦!比如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曾是北宋末年的起义军头目,后来投降了宋朝。还有杨志,也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此外,史进和武松也都有历史原型,他们的故事比小说还要精彩。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些好汉的真实历史吗?快来一起探索吧!

01

宋江:从起义领袖到朝廷命官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十一月,宋江在梁山泊揭竿而起,史称“宋江起义”。起义军以“专打社会上不公平,杀富济贫”为口号,活动范围遍及山东、河北等地。宋江指挥才能过人,属下的36个好汉个个都是强悍猛勇之士。起义军每到一处,劫掠官银,开仓放粮济民,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起义军在攻克淮阳军后,前往海州。然而,海州知州张叔夜得到朝廷“招安”宋江的诏旨后,在海州城边设伏,诱使宋江起义军离船上岸作战,烧毁了全部船只。宋江起义军被重重包围,船只着火,退路已断,副首领吴加亮被俘。宋江起义军被迫投降,接受“招安”。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朝廷派遣宋江起义军到南方镇压方腊起义军。关于宋江的死因,第一种说法是:宋江和36名头领并没有投降接受“招安”,而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全部野蛮杀害,埋在海州白虎山下,民间流传一首诗:“白壁虎山阴,坟垒草木青。问是谁家墓,梁山好汉茔。”第二种说法是:朝廷击溃宋江起义军的第二次起义后,宋江被赐毒酒身亡,其部下也全部惨遭杀害。

02

杨志:从忠良之后到叛徒?

杨志是北宋名将杨业的后代,本应是忠良之后。然而,历史上的杨志却有着令人唏嘘的命运。在对金作战时,杨志临阵脱逃,导致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战殁。这一行为不仅葬送了同袍的生命,也让他背上了“人面兽心”的骂名。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评价杨志:“圣人治世,四灵在郊。汝兽何名?走圹(原野)劳劳(忙碌或遥远之意)。”这个评价,似乎暗示着杨志虽有人的外表,却做出了兽类才会有的行为。

03

李逵:从忠勇之士到叛徒

李逵在《水浒传》中的形象是一个忠勇的战士,但在历史上,他却是一个叛徒。史料记载,李逵在招安后当了军官,在金兵大举南下时,他杀害了上级叛变了。《宋史·高宗本纪》中记载:“(建炎三年闰八月)知济南府宫仪及金人数战于密州,兵溃,仪及刘洪道俱奔淮南,守将李逵以密州降金。”这一记载,让李逵的形象大打折扣。

04

史进:从少华山好汉到反宋义军领袖

史进的历史原型叫史斌,是宋江麾下的一部将。在宋江死后,史斌在陕西起兵反宋,继续反抗朝廷的统治。这一历史事件,为《水浒传》中史进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05

武松:从都头到阶下囚

武松的历史原型是河北清河县人,在杭州讨生活时被杭州知府高权看中招纳为都头。后为报私仇和为百姓出头斩杀蔡京之子蔡鋆,最终寡不敌众被抓关入大牢重刑而死。

06

方腊:从岭南霸主到阶下囚

方腊的历史原型比小说中的形象更为复杂。他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反派角色,而是一个曾经建立过“大南国”的岭南霸主。方腊的势力范围远超小说中的描述,他一度控制了两广和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最终,方腊的叛乱被北宋名将狄青平定。

07

从历史到文学:施耐庵的创作

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在淮安(山阳)旧城内棋盘街东、都土地神祠西侧(今淮安区镇淮楼西路)的大香渠巷6号,创作了《水浒传》。这与他得到宋末元初著名画家、诗人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有直接关联。龚开(1222年—约1302年),今洪泽区老子山人。其善画鬼魅钟馗,是一位诗文书画皆擅长的文人画家。作为南宋遗民(不任官的文人),他满腔悲愤,创作了北宋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等36人的画像,并根据各自的绰号、姓名、形貌、性格特征等分别撰写了赞语。施耐庵如获至宝,根据故事内容改编创作了《江湖豪客传》。经弟子罗贯中提议改名为《水浒传》后,其常常面对《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揣摩苦思,使书中重要人物的性格、言行无不与之契合。《水浒传》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众起义,朝廷招安,最后难逃被绞杀的命运。《水浒传》同时描写了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生死置外,一往无前,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忠义”二字:“忠”是反对贪官,“替天行道”,报效朝廷;“义”是劫富济贫,仗义行侠。

施耐庵正是以“忠义”这一主线,将梁山好汉的故事前后贯串,写就浑然一体的巨著。《水浒传》描写的宋江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天魁星,江湖人称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梁山起义军首领。其虽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但为人重义,名扬江湖,深受各地草莽仰慕。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把宋江作为主要角色来描写。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文书职员,县令聘用),因怒杀阎婆惜,逃回家隐藏。之后,他前往清风寨投靠花荣,却在清风寨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并在押送青州途中被燕顺等人解救。在投奔梁山途中,他得知父亲病逝,回家奔丧又被抓住,发配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在江州浔阳楼,他又因题写反诗被判死刑,在临刑前被人解救后投奔梁山。

自宋江上了梁山,起义军先后接受招安3次,前2次都搞砸了,只有最后一次才成功。得到朝廷信任后,宋江开始南征北战,战辽国,征田虎、王庆,最后来到江南征方腊。为征讨方腊,梁山聚义108将,回来不到36人。其中:战死59人,朝廷任用9人,病死13人,返乡、出海15人,毒毙3人,自缢2人,出家5人,抗金2人。

宋江在淮安的故事
《水浒传》中,有一段宋江在淮安的故事。

宋江南征北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楚州安抚使,官职是武德大夫、兵马都总管。武德大夫是一个虚职,而兵马都总管则相当于地区的军事负责人。

在宋朝的官职体系中,宋江的官职相当于五品。朝廷用封官来“

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不仅参考了《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还结合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对人物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因此,我们在阅读《水浒传》时,既要欣赏其文学价值,也要区分文学与史实的差异,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水浒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它反映了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反抗精神。通过对比历史真实与文学创作,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部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