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催收新规:每日催收不超1次,严禁暴力催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3: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催收新规:每日催收不超1次,严禁暴力催收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债务逾期催收立下新规矩。这一新规的出台,不仅规范了催收行业的行为准则,也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权益保护框架。

01

新规重点:催收也要守规矩

《指引》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在进行催收时,必须遵循“依法合规、平等客观、保护隐私”的原则。具体来说,新规对催收行为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重要规定:

  • 催收时间限制:催收活动应在每日8:00至22:00之间进行,不得在其他时间段打扰债务人。

  • 催收频率控制:对于同一债务,原则上每日不超过1次,每周不超过3次,每月不超过10次。

  • 催收对象限定:催收人员只能向债务人本人催收,不得向债务人的亲属、朋友等无关第三方施压。

  • 信息保护要求:催收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债务人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给无关第三方。

  • 禁止暴力催收:严禁使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手段进行催收。

02

为何要立新规?

近年来,随着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债务逾期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催收机构为了追求高回收率,采取了不当甚至违法的催收手段,如暴力催收、频繁骚扰、泄露个人信息等,严重侵犯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

以永雄集团为例,这家曾经的催收巨头因涉及寻衅滋事罪,于2023年被警方查办,26人被移送起诉。这一事件不仅震动了整个行业,也促使监管机构加快了规范催收行业的步伐。

03

行业洗牌:不合规者将出局

新规的出台,无疑将对催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那些依靠暴力催收、频繁骚扰等不合规手段的机构,将面临生存危机。相反,那些注重合规经营、重视债务人权益保护的机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自建催收团队。例如,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都发布了催收岗位的招聘信息,并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这表明,金融机构正在加强对催收业务的自主掌控,以更好地平衡风险控制和客户权益保护。

04

债务人权益更有保障

对于债务人来说,新规的出台无疑是一大利好。它不仅划定了催收行为的“红线”,还提供了多种合法维权途径。

例如,如果遇到违规催收行为,债务人可以:

  • 明确告知催收人员其行为违法
  • 保留通话记录、短信等证据
  • 向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投诉
  •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同时,新规也鼓励债务人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例如,安逸花、长银58金融等平台,都提供了停催、推迟还款等灵活方案。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债务人的短期压力,也为双方找到了共赢的解决方案。

05

催收行业迎来新机遇

虽然新规对催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些能够适应新规、注重合规经营的机构,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信任。

例如,一些科技型催收机构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更加精准、高效的催收策略。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催收效率,也减少了对债务人的不当干扰。

06

结语

《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催收行业正式迈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从业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变化。它不仅有助于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也为各方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随着新规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