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圣祠片区有机更新:23处古树名木见证百年街区新生
成都四圣祠片区有机更新:23处古树名木见证百年街区新生
成都市锦江区四圣祠片区,位于成都“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大城东部,拥有2处历史文化风貌片区、3处文保单位、5处历史建筑、6处不可移动文物、23处古树名木。近年来,锦江区启动了四圣祠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让这片百年老街焕发新姿,成为展现老成都生活美学的全新地标。
值得一提的是,锦江区“融汇古今菁英慧智——四圣祠再现老城生活美学”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美丽成都建设优秀案例”。
系统谋划,加速片区“蝶变”
四圣祠片区的民居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是成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推动文商旅全面融合,让老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焕发出新生命,锦江区启动了四圣祠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按照“时尚文化+总部办公+国际医美”的产业定位,规划建设产业载体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71.35万平方米。片区坚持“叠图作战”,注重传承保护和有机更新并重,焕新片区颜值和改善生活环境并重,补齐公服短板和提升产业能级并重,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修旧如旧,保护历史建筑
漫步四圣祠片区,谢无量旧居、川西民居群等历史建筑的青砖灰瓦间,古朴气息扑面而来。锦江区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片区内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
四圣祠片区保留了历史大城空间格局的区域,街区肌理完整,中西融合风貌建筑、川西民居风貌建筑和现代建筑穿插有序,历史文化资源高密度聚集。通过一系列的维护、修缮、整治,以及内部设施改善,保留了建筑风格,保护了传统风貌和历史文脉。
此外,锦江区还适当拆除改建废旧库房等,利用新材料、植入新手法,将片区整体打造为集文化传承、艺术展示、特色民宿、非遗饮食、文创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截至目前,已完成多处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
重整街区业态,打造时尚打卡地
改造只是第一步,基于项目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实现产业更新、消费更新、体验更新,最终实现街区的全面更新活化,是四圣祠有机更新的核心任务。
锦江区推动老字号“焕新”,按照片区业态调整升级要求,置换一批“小零散杂”商户,对店面设计、室内装饰、产品服务等严格把关,全面推动老字号盘飨市、夫妻肺片总店等老字号商户提档升级,保留本地居民熟悉的烟火味道,彰显生活域市特质。
另一方面,锦江区引进优质业态,优化片区业态定位,制定业态准入与管控标准,通过物业收储、提升载体空间品质,营造传统“老字号”荟萃、多元饮食文化交流、多层次美味碰撞的消费场景,满足居民及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风貌治理、重整业态等一系列措施,焕新片区颜值、改善生活环境、补齐公服短板、提升产业能级,为居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目前,已完成华兴街、纯阳观街、望福街特色街区打造,四圣祠片区的“新场景”也正为市民带来宜居、舒适的生活新体验。
本文原文来自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