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DeepSeek后,深圳校长感叹:教育必须培养这种能力!
深度体验DeepSeek后,深圳校长感叹:教育必须培养这种能力!
2025年2月17日,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教育部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宾华,以"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个深度学习案例"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及东源高级中学联动课堂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与传统学校开学讲话不同,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宾华校长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会为全校师生精心准备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宾华校长的开学第一课不仅紧扣当下时事热点,更聚焦于学习的本质与方法。
课程伊始,宾华校长向大家介绍了进行深度学习的五个核心过程与条件:"刨根问底"探定义、"寻踪溯源"理脉络、"知行合一"重实践、"反思感悟"得启示、"评判价值"明立场,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作中保持主体性思考"的重要性。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宾华校长查阅了多种观点。百度百科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斯坦福大学的尼尔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则说,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在综合了这些观点后,宾华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定义: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和实现人的思维活动和智能行为的综合学科。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从1943年沃尔特·皮茨和沃伦·麦卡洛克提出人工神经元模型,到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再到1997年IBM的深蓝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以及2016年谷歌的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兴起,人工智能更是迎来了新的突破。2021年,华为发布了盘古大模型,百度推出了ERNIE系列,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ChatGLM系列,阿里云推出了通义千问,科大讯飞发布了星火大模型,而2025年1月,DeepSeek的发布更是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备受瞩目。
春节期间,宾华校长体验了DeepSeek这款人工智能工具,并用它完成了一篇题为《2025过年感悟:美国的"屠龙刀"和中国的"倚天剑"》的文章。第二天,他将文章发给Deepseek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它从内容相关性、信息深度、语言表达、数据分析、用户体验、文化视角与创新性六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宾华校长根据建议,修改并形成了新的文章《体验与Deepseek一起修改文章——倚天剑与屠龙刀的AI昆仑对决》。
在使用DeepSeek的过程中,宾华校长发现它在中文语境下的表现尤为出色,能够准确理解复杂的语义并生成流畅的文本。它还支持多种语言,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种语言,为全球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更令人惊喜的是,DeepSeek采用了开源免费的模式,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的参与。据GitHub数据显示,DeepSeek开源项目在发布一周内获得了超过10万次Star,成为2025年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之一。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还加速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
通过这次体验,宾华校长深刻感受到中国科技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技术竞争的格局,也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毛主席所言:"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够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真正的共享与共赢。
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诸多思考。它既是工具也是武器,既是创造者也是破坏者。当人类创造出比自身认知能力更强的人工智能时,我们如何确保它为人类服务而不伤害人类?宾华校长说:"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构建人工智能的社会法则,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发展。"
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宾华校长深受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和动画导演饺子的启发。梁文锋凭借专业、洞见和精进的精神,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饺子则用他的兴趣、爱好和专注,创造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经典作品。
宾华校长表示:"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梁文锋那样的专业、洞见、精进,他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时代风云人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像饺子那样去学习和生活——兴趣、爱好、专注,他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榜样——'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技巧,你也可能像梁文锋、饺子那样开创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人工智能是工具也是武器,是创造者也是破坏者。当人类强大的认知能力,创造出了认知能力比人类自身还要强大的人工智能时,我们就面临了一个严重而又紧迫的社会问题——如何控制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而不伤害人类!
宾华校长引导师生们应该全面、辩证地看待这一新兴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既需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学习者、建设者、创造者,又需要构建人工智能社会法则的守门员、立法人、守护神!"
他强调:"当AI能完成搜索、写作甚至设计时,教育的重心必须转向'培养不可替代的思维能力'——追问本质的执着、洞察规律的敏锐、驾驭工具的主体意识。"
本文原文来自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