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台商,聚焦化工等三大产业合作
泉州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台商,聚焦化工等三大产业合作
泉州出口加工区近期加大了与台湾出口加工区的经贸合作力度,瞄准化工、光伏电子、机械三大产业,吸引了多家台湾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泉州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高向荣表示,双方已在合作上达成共识,台湾企业到泉州投资将享有最优惠政策。此外,泉州出口加工区正通过与台湾商协会建立联系,进一步推动对台招商工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三大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泉州出口加工区与台湾在化工、光伏电子、机械三大产业的合作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泉州作为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而台湾在这些领域则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双方的合作将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
为了吸引台湾企业投资,泉州出口加工区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台商提供最优质的投资环境。高向荣表示,泉州将为台湾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项目顺利落地。
商协会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泉州出口加工区还积极与台湾商协会建立联系,通过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对接会等方式,搭建起两岸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这种机制化、常态化的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还能及时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南翼高新区建设注入新动力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为泉台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区域,南翼高新区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今年,晋江市政协将《关于加快推进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高地的建议》列为2号重点提案,提出要加快新区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国土空间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平台,构建科学创新生态,拓展产业交流合作,坚持产城人境融合发展。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今年新增签约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达582.08亿元。南翼晋江指挥部抢先布局新兴赛道,着力构建“221”新赛道体系,抢抓发展集成电路、核技术应用两大赛道,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兴服务业,打造“一带一圈,两中心五组团”产业空间结构。
深化晋台合作,打造海峡两岸深度合作示范区
市政协委员、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丁奕龙建议,挖掘对台融合优势,打造海峡两岸深度合作示范区。包括推动我市产业与台湾产业的协同联动,创新“南翼高新区与金门”的两地经贸合作机制。探索设立泉州出口加工区南翼高新区分园区,发挥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深入推进晋台文化交流融合。
加大金融政策加持,推动产融结合
今年来,为争取产业基金支持,南翼晋江指挥部引入齐鲁前海、冯源资本等8只基金,总规模超300亿元;搭建南翼基金小镇平台,落地凯辉基金中国总部、前海泉州南翼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推动南翼实现头部股权投资机构“零”的突破。市政协常委、晋江农商银行青阳支行行长张文钲建议,晋江拥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可以通过引进、设立产业基金和吸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聚焦新兴产业领域,为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战略指导,推动成熟的新兴企业上市融资,为科技创新和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提供资金资本源泉。
泉州出口加工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必将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