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金大桥东主塔完成4037吨钢套箱安装,创多项纪录
厦金大桥东主塔完成4037吨钢套箱安装,创多项纪录
1月8日,福建省重点工程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传来喜讯: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金刚护体”——钢套箱成功定位安装,为后续主塔承台施工创造良好条件。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新的关键阶段。
厦金大桥(厦门段)全长约19.62公里,总投资达372.7亿元,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高速公路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刘五店航道桥全长1948米,索塔高178.1米,主跨长928米,不仅是福建省内最大跨径桥梁,也是福建省第一座离岸式海中悬索桥。
此次完成安装的东主塔钢套箱为双壁钢套箱结构,形状呈哑铃型,总长105.8米、总宽47米,高度为11.3米,总重达4037.5吨。作为桥梁永久防撞设施,钢套箱能有效缓冲船舶等水上交通工具对桥墩的意外撞击、减缓海水对承台的侵蚀,提高桥梁使用耐久性。
中交一公局集团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东主塔施工现场负责人左佑臣介绍,施工团队引用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轮进行钢套箱吊装。该船搭载的机械臂起重量达到5500吨,吊装中犹如一双“大手”,提起防撞套箱将其放置在目标区域。施工现场设置120个传感器,全程监控套箱下沉作业中套箱的平面位置、倾斜度、结构受力等情况,将整体施工误差精准到毫米级。
值得一提的是,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沉井海上拖带浮运距离世界最长、沉井定位下沉速度世界最快。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厦金大桥(厦门段)的建设进展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更因为它承载着两岸人民的期待。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厦门本岛连接翔安机场最便捷的通道,有效缓解翔安进出岛通道及新机场片区交通压力,极大提升厦门本岛到翔安机场的通行效率。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厦金大桥的建设是构建厦金“同城生活圈”的先手棋。它将与翔安机场、厦金航线共同构建起对台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大桥索塔采用简化的繁体“門”字造型,分别代表厦门、金门,寓意“一桥连两门、厦金一家亲”,这一独特设计蕴含着两岸人民对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美好期盼。
随着厦金大桥(厦门段)的稳步推进,两岸“一日生活圈”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这座大桥将不仅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两岸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它将促进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祉,共同书写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