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荒山变菜地,新田县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助农增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6: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荒山变菜地,新田县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助农增收

新田县骥村镇黄栗山村依托当地优良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红皮萝卜产业,在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种管水平、破解有限土地资源等方面,出实招谋划好特色产业文章,全村红皮萝卜产业逐年提质扩面,村民持续增收。

01

科学管理提产量,荒山变菜地

时下,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开始采收上市,种植基地里,处处呈现一派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红皮萝卜产业是黄栗山村的特色产业,村民的主要增收产业。村里大多数村民都种植了红皮萝卜。村民成家龙今年种植的十二亩红皮萝卜迎来丰产,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收购价每斤1.4元。接到蔬菜收购商的订单后,他正组织人手在采收萝卜。天空虽然下着细雨,但是大家采收的热情不减。采收、装运、清洗,裹着新鲜泥土的萝卜清洗干净后,装进框里,整齐码在路边,等待蔬菜收购商上门来收购。

“种红皮萝卜主要是时间短、见效快、产量大,一年种三季,还有人上门来收购,不担心销路问题。”成家龙说。

新田多山地丘陵,耕地少。新田县积极推动蔬菜上山,利用山地种植优质蔬菜。为了发展壮大红皮萝卜产业,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黄栗山村“两委”将低效荒山统一流转了过来,引导村民向荒山要效益,确保了红皮萝卜产业稳产增产,村民持续增收。

种植大户陆和欧夫妇两年前在黄栗山村承包100多亩山地种植红皮萝卜,基地安装了喷淋设施,种植、运输实现机械化作业。因为管护科学得当,基地里的红皮萝卜产量高、品质优,市场反响良好。今年,他们种植的规模扩大至300亩,一年种三茬,红皮萝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02

政策支持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黄栗山村建成育苗大棚、蔬菜冷冻、深加工厂房、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昔日的荒山成菜地,红皮萝卜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亩均纯收入达7000元。2023年,黄栗山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0万元。

“现在我们村里已经建好了加工厂房马上进烘干设备,争取把荒山尽量开垦利用起来,引导老百姓应种尽种,把萝卜的种植面积扩大,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加规模化。”村支书钟振华介绍,计划到2026年,村里的红皮萝卜基地面积将扩大至5000余亩,要把红皮萝卜产业打造成村民的“钱袋子”产业。

03

市场对接保销路,产品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推进新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高新田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新田农产品出口,新田县将在骥村镇黄栗山村建立 2000 平方米的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农产品分拣中心,用于农产品冷链仓储及分拣包装。并依托农产品分拣中心,收购新田的红皮萝卜、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销售,达到农民、企业双增收的效果。

香港源源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熙良表示,项目启动后,将充分利用新田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做活新田农产品出口文章,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双赢目标,推动新田农业发展。

“通过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引领,我们种植大户得以闯市场、签订收购大单。现在,我们种植的红皮萝卜供不应求,完全不愁销路。”新田县骥村镇黄栗山村的村民高兴地说道。

今年,新田县供销合作社坚持将服务 “三农”作为己任,全面深化基层社改革,整合系统资源,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阵地。通过镇村两级的供销社,将为农服务传导到田间地头,构建了“镇社联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了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将合作社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田县黄栗山村依靠红皮萝卜产业实现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村民们通过种植红皮萝卜,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提高了经济收入。这一成功案例展示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