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漓江》:展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自然人文之美
纪录片《漓江》:展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自然人文之美
纪录片《漓江》近期在央视和广西卫视播出,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详实的资料,展示了漓江四季变换的美丽景色,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仙桂桥到大圩古镇,从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园到李宗仁故居,每一个景点都在镜头下栩栩如生。该纪录片不仅展现了漓江的自然风光,还讲述了漓江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生动诠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漓江四季景色
漓江,这条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的河流,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两岸拔地而起的奇特喀斯特地貌而闻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胜地。清澈碧绿的江水宛如一条青罗带,蜿蜒穿梭于层峦叠嶂的山峦间,两岸峰林秀美,田园风光如画,被称为“千峰耸立,一江绕城”。
春天,漓江两岸的山峦披上嫩绿的新装,江面上雾气缭绕,仿佛一幅水墨画。夏天,江水丰盈,两岸的翠竹和青山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中,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与清澈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冬天,漓江则展现出静谧的一面,江面平静如镜,两岸的山峰披上银装,宛如仙境。
历史文化传承
漓江不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漓江就吸引着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无数传世名篇。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乘舟巡行漓江,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名句。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则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来形容漓江的美景。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漓江的自然之美,更凝结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生态保护成就
然而,这条美丽的河流也曾面临危机。多年前,由于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行为未得到及时遏止,漓江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一度遭到破坏。为还一江清水,桂林打响“漓江生态保卫战”。关停两岸采石场,捣毁非法采砂窝点,拆除漓江城市段洲岛鱼餐馆,流域划定禁养区,关停上千家养殖场……随着系列措施的开展,漓江的生态环境日益向好。
如今,漓江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业的红火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形成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好局面。在阳朔县的兴坪码头,一张张电动竹筏从码头缓缓出发,交错而行,游客不时拿出手机拍摄周边的山水风光。“自从采用电动排筏,游客的体验感大大增强。我们在推动产业绿色升级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游客。”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金峰说。
未来展望
漓江不仅是桂林的漓江,更是中国的漓江,世界的漓江。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持续推进,漓江必将继续保持其“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美誉,为世人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