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投资圈和大学生的迷信行为:理性背后的非理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6: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投资圈和大学生的迷信行为:理性背后的非理性

迷信行为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即使在高学历人群中也不例外。近年来,投资圈和大学生群体中的迷信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看似理性的人群为何会陷入迷信?他们的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01

投资圈的迷信:理性背后的非理性

在投资圈中,迷信行为屡见不鲜。一些投资公司会请风水先生布置办公室,甚至有公司将拜关公作为每日必修课。更有甚者,某些老板会根据员工的生肖或星座来决定是否录用,认为某些属相或星座会“破财”或“犯冲”。这些行为在高学历、高智商的投资专业人士中广泛存在,令人咋舌。

这些迷信行为背后,是投资决策中难以避免的认知偏差。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巫景飞指出,偏差是在决策中,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偏离。例如,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常见的偏差之一。许多投资者,包括价值投资者,往往高估自己对市场和公司的理解,认为自己能够预测未来走势。这种过度自信不仅体现在选股上,还体现在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上。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难以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此外,自证偏差也是投资圈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投资者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与之矛盾的证据。这种偏差使得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更容易坚持错误的决策,而不是及时调整策略。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说:“我本来是交易投机派,但做着做着,就成了价值投资者。”这种转变背后,往往是自证偏差在作祟。

美国ETF市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噪音交易者和正反馈机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噪音交易者缺乏基本金融知识,无法分辨市场消息的真假,容易在市场利好时盲目自信,在市场下跌时过度悲观。这种情绪波动会引发市场波动,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例如,在市场上涨时,噪音交易者会盲目追涨,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相反,在市场下跌时,噪音交易者会恐慌性抛售,导致价格过度下跌。

02

大学生的迷信:理性思维下的非理性行为

与投资圈类似,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迷信行为。尽管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拥有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但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仍会寻求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例如,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电脑算命、星座运势和塔罗牌占卜等。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在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时,试图通过迷信来获得心理安慰和控制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迷信行为源于人们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焦虑和恐惧。当个体感到无法控制外部环境时,往往会通过迷信行为来缓解内心的不安。此外,社会传染和模仿也是迷信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校园环境中,当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参与某种迷信活动时,个体很容易受到感染,加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人群的迷信行为往往更加隐蔽和“现代化”。他们可能不会公开承认自己迷信,但会在潜意识中依赖某些仪式性行为或符号。例如,一些大学生会在考试前佩戴特定的饰品,认为这能带来好运。这种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不确定性。

03

迷信行为的心理机制

无论是投资圈还是大学生群体,迷信行为背后都隐藏着相似的心理机制。首先,面对不确定性时寻求控制感是人类的本能。在投资决策中,市场波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让投资者感到无助,因此他们会通过风水布局或拜财神等行为来寻求心理安慰。同样,大学生在面对考试、求职等不确定事件时,也会通过迷信行为来缓解焦虑。

其次,认知偏差是迷信行为的重要推手。正如行为金融学研究所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偏差的影响,如确认偏见、代表性偏差等。这些偏差使得个体难以客观评估信息,从而更容易陷入迷信。

最后,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在群体中,个体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在面对压力和不确定性时。这种社会传染机制使得迷信行为在特定群体中迅速蔓延。

04

结语

迷信行为的普遍存在提醒我们,理性思维并非万能。即使在高学历人群中,迷信行为也难以根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迷信行为听之任之。相反,通过深入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意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有助于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对于大学生来说,理解迷信行为的根源,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更健康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唯有理性与自我认知,才能真正引领我们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