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内又有多家新院区投用!盘点那些抢滩西安城市新区域的大医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内又有多家新院区投用!盘点那些抢滩西安城市新区域的大医院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6A08VRG00

优质医疗资源正在快速向城市新区域扩展。继2023年西安多个三甲医院新院区开诊后,公开报道显示,今年还将有大型公立医院新院区陆续竣工。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咸院区项目传来最新进展,目前,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康复中心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外立面施工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绿化施工、地下车库施工及医疗设备招采,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

截至目前,明确披露年内完工投用的新院区有:

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院区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泾河医院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咸院区(西安国医医院)

特别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院区的建成,作为国家医学中心的承载主体,这家新院区的建成,无疑将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在陕落地”。

百理君粗略梳理,近10年来,西安市内至少有18家公立三甲医院新建或者正在建设新院区——有的整体迁往新址,有的则形成了“一院N区”格局。

今年竣工的三甲医院院区

先看公开报道中,明确披露年内完工投用的三家三甲医院新院区。

西安交大一附院国际陆港院区,北邻秦汉大道、东邻欧亚大道,地下直通地铁三号线保税区站,距离十四运“一场两馆”仅2公里,一期项目将建设为一所以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脑科学中心”为主的“强专科”,集医、教、研、康、预防、保健、体检为一体,涵盖大内、大外、妇、儿、急、重症、康复的“优综合”的国际化、现代化医院。医院规划设计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2层,地上10层。

西安交大一附院下设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浐灞国际港,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其中,在建的国际陆港医院重任在肩,因为,西安国家医学中心是国家布局建设的西北唯一的国家医学中心,陆港院区正是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承载主体。据西安交大一附院官网介绍,5月11日,国际陆港院区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陆港院区运行管理专题会暨2024年第十六次项目推进会,明确陆港院区开诊运行是医院今年头号重点任务。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咸院区,又名西安国医医院。项目位于能源金贸区文教园片区。

占地66.1亩,总建筑面积约152258㎡,是一所功能齐全、配置健全的大型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编制床位802张,共设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1个。项目依托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优势特色学科,将眼科、妇产科、儿童保健作为重点发展科室。

目前,门诊楼、医技楼、住院部、康复中心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外立面施工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绿化施工、地下车库施工及医疗设备招采,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运营。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泾河医院,项目位于泾河新城。

占地约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门诊预设34个临床科室。建成后预计可满足日门诊量50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10万人次以上需要。目前项目已进入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和室外工程施工阶段,预计于今年正式完工。

医疗卫生项目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健康福祉。近年来,西安通过新建、迁建等方式将此前过于集中的医疗资源予以分散,特别是通过《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所布局的13家高等级医院,有力扩充了区域医疗资源,服务周边群众就医。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一院多区”模式,明确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所以,不止西安,全国范围内大型三甲医院建设新院区还在进行中。

这些三甲医院建新院区或者迁建

近10年,为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特别是填补城市新建区域的医疗卫生资源空白,西安市内不少大型公立三甲医院新建新院区:或者搬迁至整体迁往新址,或者形成“一院N区”格局。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曲江院区开诊)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共两个院区,后宰门院区(原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占地10.96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曲江院区总占地204.8亩,建筑面积15.33万平方米。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是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为基础建设,于2014年12月22日开诊运营。

西安中医医院(经开院区、曲江院区建成,南院区在建)

西安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国内最早获审批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2015年,由东大街整体搬迁至西安市凤城八路新院址,占地10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00余张,填补了西安城北地区公立三级医院的空白。

2022年,西安市中医医院曲江院区全面开诊,占地17.7亩,建设面积18879平方米,编制床位320张。

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正在建设中。据媒体报道,项目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设置床位700张,停车位1389个,其中地面上400个停车位全部配有充电桩,是集医疗、康养、养老为一体的中医康养公园式医院。预计2024年开诊,将填补城南无三甲中医医院的空白。

西安市胸科医院(2015年迁往现址)

西安市胸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西北地区实力雄厚的一所国有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结核病医院,2015年迁往航天大道东段,位于电视塔南侧的旧院停止接诊,同时,医院名称也由“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更名为现名,新地占地面积扩展至200余亩,建筑面积7.13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000张。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迁往现址)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始建于1957年,又名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是西北地区技术力量雄厚,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社区防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2015年迁到现址,与西安胸科医院为邻。占地面积257亩,建筑面积67180平方米,设有医疗科室19个,住院床位800张。

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建成投用)

2023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高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全面开诊,填补了高新区域无公立三甲医院的空白。根据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官网介绍,高新院区净用地264亩,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停车位2600个。未来三到五年内,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完成业务重心转移,作为老院区的粉巷院区将逐步过渡到以老年医学为主,康复、中医学科为辅的老年病专科医院。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建成投用)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位于经开区泾渭新城。项目总用地170亩,总建筑面积为287750㎡,总床位数为1500床。2023年3月30日经开院区举行落成暨试运营典礼,西安市中心医院由此正式开启“一院四区”发展新格局。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建成投用)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位于经开区高铁新城,占地314亩。

2023年4月21日试运行时,当时媒体报道称,院区总投资58.4亿元,建筑面积67.9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0张,建设有门诊部、急诊急救中心、住院部、医技部、国际医学部、体检康复中心等,是目前西安市规模最大、床位最多、投资最多的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建成投用)

2023年6月1日,位于经开区高铁新城的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开诊试运行仪式举行。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2000张,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一期建成)

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2022年底开诊,院区规划用地344亩,设置床位1000-1500张。

是西咸新区规模最大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据媒体报道,“二期将建设国家创伤医学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等板块,床位将增至1800张。整体建成后年门诊量将超过50万人次、年住院量超过3万人次。”

这些三甲医院新院区在建

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西安市第八医院新院区),位于高陵区,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沣东院区,于2024年3月6日举行项目开工仪式。

项目位于沣东新城镐京片区沣河大道以东、规划路以南、西周大道以西、诗源一路以北,占地面积90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感染中心、发热门诊、医辅楼等设施,未来将设置床位1000张,全力打造区域内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渭北院区,位于经开区渭北新城秦王一路中段西侧、北邻渭水三路、南邻渭水二路,定位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政府办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内容包括医疗综合楼、办公科技楼、学术中心、健康中心等,设置床位1000张。

2023年10月28日,渭北院区项目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陕西省中医医院迁建项目,位于沣东新城自贸服贸产业园,项目包含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中药研究中心、病种研究中心“三大中心”,2022年12月23日迁建项目(一期)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新医院的建设,要紧盯潜力区域”

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新建新院区,百理君也和两位专家聊了聊。

西安市一家三甲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年政府加大投入,各公立医院纷纷抢滩城市新区域,如火如荼地建设新院区、分院,对于周边居民就医无疑是利好,也支撑着城市骨架的不断拉伸。

“医院的选址首先考虑大家都方便,必然集中在主城区核心位置,因此地方狭小病床有限停车困难,上个电梯都排长队,经常被群众吐槽。”他说,因此当新区域有建设配套医院的需求时,往往一拍即合,大家你争我赶上项目。这两年,一些新院区陆续开诊,就医环境耳目一新,但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实际困难。比如新院区普遍位置相对较远,公共交通不便,就诊量迟迟跟不上,短期内成熟的医疗技术人员也不足,与主院区之间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分。“虽然新院区地方大环境好,毕竟交通不便,动辄距离主城区数十公里。”该人士说,一些新区域人口少,尚不能支撑大医院的存在,必须要吸引主城区的患者,因此,目前只有个别地铁口的院区患者多一些,这种情况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也认为, “城市新区域要有号召力,必须要基础配套完善,有好的学校,好的医院。”他说,西安一些新区域发展迅速,搬过去了很多有潜力的高科技单位,高端青年人才集中,孩子上学、老人就医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相应的教育医疗资源必须先行安排。而某些区域半天发展不起来,归根结底还是配套不足,这是个相互作用的问题。

同时,王晓勇也建议,当前新医院的建设,要紧盯潜力区域,为长期的未来而建设,而不是短期的利润,试图“刀下见菜”。公益性是医院的本质,因此,新院区的发展必须要有长期眼光,克服现有困难,政府亦应在这一方面予以更大的支持和政策倾斜,更好地实现未来西安优质医疗的均衡布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