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二医院专家详解:如何通过筛查和健康生活预防肠癌
宁波市第二医院专家详解:如何通过筛查和健康生活预防肠癌
近日,宁波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戴晓宇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蔡平举办了一场关于肠癌预防的专题讲座。作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的专家,他们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公众提供了权威的肠癌预防指南。
早期筛查:预防肠癌的关键
戴晓宇主任强调,虽然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他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早期筛查方法:
粪便检测: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是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筛查方法。其中,粪便DNA检测通过分析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DNA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肠镜检查: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整个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蔡平副主任医师特别提到,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辅助诊断正在提高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影像学检查: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和PET-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结肠内的异常病变。其中,CT结肠成像具有无创、快捷的特点,适合不能耐受传统结肠镜检查的人群。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肠癌的基石
除了定期筛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环节。专家建议:
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肠癌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真实案例:年轻人群也要警惕
戴晓宇主任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一名16岁的高中生因腹痛、便血等症状就医,最终被确诊为肠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手术和后续治疗,该学生已经康复。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虽然肠癌多发于45岁以上人群,但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专家建议:定期筛查不容忽视
蔡平副主任医师建议,一般人群应在45岁开始进行肠癌筛查,而高风险人群(如有肠癌家族史、有肠道息肉病史等)则应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他强调,定期筛查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按照推荐的筛查间隔进行检查。
通过宁波市第二医院专家的讲解,我们不仅了解了肠癌的早期信号,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肠癌。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守护自己和家人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