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黑茶:从唐朝贡茶到国家级非遗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7: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黑茶:从唐朝贡茶到国家级非遗

中国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从唐朝以前的民间实践,到唐宋时期的贡茶,再到明清时期的贸易兴盛,黑茶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探寻黑茶的历史足迹。

起源早期(唐朝以前)

虽然黑茶的确切起源时间存在争议,但在唐朝之前可能已经有了黑茶的雏形。当时为了便于茶叶的运输和保存,人们将茶叶蒸压成团块或篓包茶,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发酵和变化,为黑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有观点认为,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在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中,茶叶从四川、陕西等产地运往西北边区,路途遥远,运输过程中茶叶受到风吹、日晒、雨淋以及马背上的颠簸等影响,加上当时包装条件简陋,茶叶在湿热环境下发生了自然发酵,品质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在运输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茶叶,被认为是黑茶的早期形态。

唐朝

唐代杨晔的《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经江陵、襄阳,进长安。这说明当时湖南安化所产的黑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开始向朝廷进贡,成为贡茶。

五代毛文锡的《茶谱》对“渠江薄片”有详细记载,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这种黑褐色且具有独特香气的茶叶特征,与现代黑茶较为相似,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当时黑茶的生产和发展。

宋朝

北宋战事多,战马紧缺,而西北地区唯有茶叶才可换马。朝廷派专门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形成了“茶商军”。这不仅体现了黑茶在当时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推动了黑茶的生产和贸易。

宋代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茶叶贸易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动,进一步促进了黑茶的发展。

明朝

明朝嘉靖三年(1524 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这是关于黑茶最早的明确文字记载,标志着黑茶作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16 世纪末期,湖南安化黑茶逐渐兴起。由于其品质优良,受到了西北边区民众的喜爱,逐渐取代了四川等地的黑茶,成为黑茶的主要产区。

清朝

清朝年间,安化黑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安化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茶商云集,黑茶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在清朝,黑茶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也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如湖北、四川、广西等地也开始生产黑茶,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黑茶品类。







近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黑茶的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的黑茶生产企业不断涌现,黑茶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创新。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黑茶的保健功效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008 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黑茶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