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兴义刘氏庄园:贵州近代史上的家族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3: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兴义刘氏庄园:贵州近代史上的家族传奇

兴义刘氏庄园,又名永康堡,是贵州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家族庄园之一。这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宏伟建筑群,不仅见证了刘氏家族的兴衰,也承载了贵州近代史的风云变幻。

01

历史沿革:从团练首领到军阀世家

刘氏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当时刘氏家族的刘燕山迁居下午屯,开始建造庄园。刘燕山有四子,个个魁梧奇伟,胆力过人,使得刘氏家族逐渐成为下五屯的首户。

刘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在刘官礼时期达到顶峰。刘官礼曾任云贵总督,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修建了忠义祠。然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一场大火将忠义祠烧毁,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由刘显慎主持重建。

民国期间,刘氏家族继续扩张势力。刘显潜曾任贵州省代省主席,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扩建刘氏宗祠为前后两院。这一时期,庄园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最大的庄园。

02

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刘氏庄园占地70亩,现存房间200余间,形成大小13座四合院,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庄园内的建筑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既有中式建筑的典雅,又有西方建筑的特色。

忠义祠

忠义祠是庄园的核心建筑之一,采用标准的封闭式四合院格局。正殿为五间硬山抬梁式木质结构,檐下的枋额装饰有卷云、卷草、缠枝花卉等木雕,雀替则是云龙、鱼荷双面镂空雕。柱础如鼓,柱顶刻有伏狮,中间两根檐柱刻有楹联,展现了刘氏家族的忠义精神。

花厅

花厅面阔五间,带有回廊,四周窗棂透雕有各式几何图案。厅前有一个精巧的养鱼池,石栏上刻有“何妨小住”四字。池旁小桥贯通,围栏上刻有四兽、八仙、渔樵、麟凤等图案,东侧花圃中百年缅桂树浓荫蔽日,香气四溢。

炮楼

炮楼是庄园的军事防御设施,双层结构,地下有暗室用于屯粮藏械。炮楼、城垣由五面青石砌成,炮眼、炮口分布有序。据记载,清同治年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回民起义军和广西会党起义军曾多次攻打下午屯堡而未能攻克,展现了炮楼的防御威力。

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占地约5亩,正殿檐柱的瓶形石柱础刻有章太炎等人的题字。柱上阴刻行书楹联,正厅门额悬挂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题赠的“克攒前绪”金匾。

家庙

家庙最初为祭奉孔子之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南、东、西三面有砖石墙体围护,北面正殿后部未建墙体。门厅正立面可见厢房山墙轮廓,方整石墙约占山墙高度的1/3。

法式建筑群

法式建筑群位于忠义祠和宗祠之间,建于民国年间,原为二进四合院,设有花园鱼池。现存前厅一栋,面阔七间,一楼一底,哥特式门窗,窗棂用矛形钢钎制成,施以云纹、卷草图案装饰,是兴义仅存的法式建筑。

03

文化价值:历史研究的活化石

刘氏庄园内保存着许多清末民初的遗迹遗物,对研究贵州军阀史具有重要价值。庄园的建筑特点、艺术构件,既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又有清代典型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整个庄园各中式封闭四合院相对分散,又院院相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1983年,刘氏庄园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庄园内建成“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成为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

刘氏庄园不仅是刘氏家族的辉煌见证,更是贵州近代史的重要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使其成为研究贵州近代史、地方文化、民俗风情的宝贵资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