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多重价值:食用、药用、茶用全指南
黄芪的多重价值:食用、药用、茶用全指南
黄芪,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草药。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朋友如果遇到它,经常会采挖它的根部拿回去煲鸡汤,有很大的好处。黄芪大家熟悉归熟悉,但是绝大部分的人连干品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它的真正的植株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黄芪,看看它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价值。
黄芪,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别名戴糁,相传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名老中医。黄芪可是个好东西,它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和人参、枸杞同列。黄芪又名黄耆,因其根色黄故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黄芪又称绵芪、绵黄芪、黄参、血参,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这种植物地下根圆柱形,上端粗壮,下端细长,有分枝,长得能到1米。其茎直立,有分枝,细棱形,近看还有白色的绒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有10-30片,呈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它的花期在夏季,6月份到8月份左右,花生于叶腋,总状花序,呈淡黄色。它的果期在7到9月,结荚果,内部种植5至6粒,肾形,呈棕褐色。
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黄芪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其根长二、三尺以来。独茎,或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又如荚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英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描述的就是咱们本文所讲的黄芪。目前黄芪这种植物在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均有分布,常见于山坡灌丛或山坡草地。
黄芪它可是个宝贝,特别是它的根茎更是价值极高,它主要有4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如果在野外遇到它,可不要错过了,将它挖回家用处多多。
第一、黄芪的嫩茎叶是可以食用的
黄芪属于豆科植物,因此它也嫩茎叶和其它豆科植物一样,是可以吃的。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黄芪嫩苗可煠茹食”。它除了嫩茎叶可以食用之外,其实它的花也是可以食用的,特别是用来炒鸡蛋,非常的美味。
第二、黄芪的根可以用来煲汤
黄芪它除了嫩茎叶可以吃之外,事实上它的地下粗壮根茎也是可以吃的。不过主要是用来煲汤用,例如黄芪炖鸡、黄芪炖排骨、黄芪炖瘦肉等等。
第三、黄芪地下根茎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黄芪药食兼用,它除了可以吃之外,它的地下粗壮的根茎还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关于黄芪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黄芪被列为上品,同人参、枸杞并类。《名医别录》中记载:“黄芪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可见其价值之高。
第四、黄芪可以用来泡茶喝
黄芪除了以上3大作用之外,它的地下根茎晒干之后切片还可以用来泡茶喝。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之功,非常适合气虚乏力,老是咳嗽的人饮用,好处多多。农民朋友了解了吗?如果在野外遇到这种植物可千万不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