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进入高发期,专家详解症状识别与防护要点
甲流进入高发期,专家详解症状识别与防护要点
近期,甲型流感(简称“甲流”)进入高发期,全国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要做好个人防护。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面对甲流,及时识别症状和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甲流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
甲流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存在显著区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指出,甲流主要累及全身,最典型的症状是高热、全身肌肉酸痛。而普通感冒则主要累及上呼吸道,以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疼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通常为低烧且持续时间短。
甲流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甲流的早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7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
- 第1天:轻微疲劳,喉咙不适。
- 第2天: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畏寒,出现干咳和咽喉痛。
- 第3-4天:高热持续,伴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夜间咳嗽加重。
- 第5-7天:热度逐渐减退,但咳嗽、乏力等症状仍持续。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 发烧持续不退,用药后无缓解;
- 呼吸困难、胸痛或剧烈咳嗽;
- 精神状态差,如嗜睡、意识模糊;
- 小便异常或腹泻超过24小时无改善。
特殊人群的症状表现
儿童
儿童感染甲流后,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儿内科主任蔡冬春介绍,儿童流感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一些儿童的胃肠道症状会比成人更明显,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不佳等。
老人
老年人感染甲流后,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弘表示,老年人感染甲流后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发热症状,而是表现为精神状态差、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家人需要特别留意老人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
如何预防甲流?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建议,6月龄以上孩子如果没有疫苗禁忌症,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接种后2-4周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建议在流行季节来临前一两个月接种。
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
- 外出时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 避免接触已知感染甲流的人群。
-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的纸巾。
家庭防护措施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 对家庭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
-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甲流,应尽量隔离,使用单独的餐具,并做好个人卫生。
增强免疫力
- 保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晚7-8小时,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水果。
- 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最新疫情动态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近期我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国家疾控局组织疾控和医学专家预测,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专家建议,即使在流感高发期,通过科学预防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面对甲流,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不必过度恐慌。通过及时识别症状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