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伯虎酒诗超两百首,酒量可比诗仙李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2: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伯虎酒诗超两百首,酒量可比诗仙李白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唐伯虎和李白都是以诗酒风流著称的代表人物。李白被誉为“诗仙”,不仅诗才横溢,酒量也极为惊人。而唐伯虎,这位明代的风流才子,不仅在诗画上造诣深厚,对酒也是情有独钟。那么,如果唐伯虎与李白比酒量,谁更胜一筹呢?

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自幼聪慧过人,16岁参加秀才考试就高中榜首,少年得志。据《明史》记载,唐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是一位狂放不羁的才子。

酒中的诗才:唐伯虎的酒诗创作

据统计,在唐伯虎完整流传下来的近950首诗中,直接或间接涉及“酒”的诗多达213首,足见其对酒的喜爱。他常常“性嗜酒,必饮而后作诗”,甚至在《把酒对月歌》中写道:“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唐伯虎不仅在诗才上自比李白,在酒量上也毫不逊色。

诗酒风流:酒在唐伯虎诗词中的体现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中,酒的身影更是频频出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里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这首诗中五次提到酒,展现了唐伯虎对酒的痴迷。其中,“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句,更是体现了他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

酒与人生:从得意到落寞

从唐伯虎的诗词中,可以看到他的人生轨迹。早年,他胸怀天下,有济世之志,《三高祠歌》中的“丈夫此身系乾坤,岂敢便老菰蒲根?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亦起酹沙鸥魂。”展现了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然而,科举案的蒙冤让唐伯虎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他开始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及衡山、庐山、武夷山、洞庭湖等地。这一时期,他的诗词更多地侧重于性情的抒发,酒成了他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泳渔家乐》中的“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以及《花下酌酒歌》中的“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都体现了他借酒消愁、寻求精神解脱的心境。

到了晚年,唐伯虎的生活日益潦倒,但酒依然是他忠实的伴侣。《言怀》中的“坐对黄花举一觞,醒时还忆醉时狂;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以及《漫兴十首》中的“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都流露出一种悲凉、落寞的情绪。

从少年得志到晚景凄凉,酒始终伴随着唐伯虎的人生。正如他在诗中所写:“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酒不仅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他面对人生起伏时的精神寄托。

本文原文来自百酒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