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本溪铁矿石的秘密:揭秘铁矿形成与分布
鞍山本溪铁矿石的秘密:揭秘铁矿形成与分布
2007年6月18日晚,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行专程来到辽宁省本溪市桥头镇大台沟铁矿勘探现场考察。这座被探明储量超过30亿吨的铁矿,被誉为亚洲目前最大的矿藏,其发现震惊了全球矿业界。
“鞍山式”铁矿床:独特的地质瑰宝
鞍山本溪地区的铁矿床,以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巨大的储量闻名于世。这种被称为“鞍山式”的铁矿床,主要由受变质作用的铁硅质或碳酸盐建造型构成,富含铁且矿体规模宏大。
“鞍山式”铁矿床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数十亿年前的地壳演化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富含铁的沉积物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逐渐积累,经过复杂的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大型铁矿床。这些矿床不仅规模巨大,而且矿体形态复杂,常常呈现出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的特征。
分布规律与主要矿区
鞍山本溪地区的铁矿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矿区集中在鞍山和本溪两市的交界地带,尤其是千山山脉的北麓。这里不仅有著名的弓长岭铁矿、大台沟铁矿,还有正在开发的西鞍山铁矿、思山岭铁矿等。
西鞍山铁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其设计产能达到3000万吨/年,铁精矿产能为1041万吨/年。思山岭铁矿也不甘落后,设计原矿采选生产规模为1500万吨/年,达产后铁精矿产量可达526万吨/年。
全球地位与战略意义
鞍山本溪铁矿在全球钢铁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鞍山本溪地区的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这些优质铁矿石不仅为国内钢铁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供需格局。
在国家层面,鞍山本溪铁矿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随着全球对关键金属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中国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必须确保铁矿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鞍山本溪铁矿的开发,不仅关系到中国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面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鞍山本溪地区的铁矿开发正朝着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以鞍钢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钢铁企业,积极投身于智能化矿山建设和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鞍钢矿业齐大山智能管控中心实现了对整个矿山生产的远程监控和调度。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力成本。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鞍钢集团在大孤山铁矿排岩场建成了矿业生态园,完成了4000余公顷的矿山生态修复。同时,企业还在积极探索氢冶金等前沿技术,努力实现钢铁生产的低碳转型。
未来展望
随着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的全面启动,鞍山本溪铁矿的开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鞍山本溪地区将建成多个智能化产线和示范工厂,主要产线自控化率将达到100%。同时,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鞍山本溪铁矿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为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