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髓库教你捐献造血干细胞全流程
中华骨髓库教你捐献造血干细胞全流程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库容已达348.9万人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19000例。这一串数字背后,是无数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也是无数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那么,如何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整个捐献流程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条件
要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首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
- 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
- 有献血经历
- 家人同意
- 对血液科普知识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常识有较详细的了解
- 能够做到深思熟虑,配型相合后能够义无反顾地履行捐献承诺
捐献流程详解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十个步骤:
申请入库:填写《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表》并留下用于检测HLA等的血样。通常在献血的同时可以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
信息及检测数据入库:血样会被送到中华骨髓库指定的实验室进行HLA分型等项目的检测,合格的志愿捐献者信息和HLA分型检测数据等资料将录入中国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
HLA初配相合再动员:当资料库检索到某位志愿捐献者与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患者的HLA配型相合时,工作人员会与志愿捐献者联系,说明情况并进行再动员工作。
再次留血样进行高分辨配型复合检测:经过再动员确认后,由专业人员负责再次抽取血样,进行HLA高分辨配型复合检测。
采前体格检查:若高分辨配型复合检测相合,将安排对志愿捐献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采集前4-5天到采集医院接受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当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密度达到理想状态时开始采集。采集过程约3-5小时,每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大约200毫升左右。
采后观察:采集结束拔针后,按医生要求继续观察和休息,休息1个小时后无异常症状即可在采血室周围进行舒缓性活动。
捐献者的感人故事
在南昌,小华是一位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85次。2019年9月,他主动联系市红十字会,表达了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强烈意愿。2024年11月,小华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经过高分辨检测、捐献前体检和中华骨髓库专家评定,小华身体状况符合捐献条件。2025年1月3日,小华成功完成了本次捐献。
在蚌埠,大学生李双辉在18岁生日那天就在献血车上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3月,他与一名血液病患儿HLA初配成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5月17日,李双辉成功捐赠了206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755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湖北医药学院,学生陈梓锋在2021年10月参加造血干捐献者的故事分享会后,毅然留取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10月,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配合后续的体检与捐献。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被送往西南地区患者所在的医院。
结语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项崇高的行为,能够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目前,中华骨髓库的库容虽然已达到348.9万人份,但与庞大的患者需求相比,仍显不足。我们呼吁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捐献过程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相关费用由政府彩票公益金、团体和个人捐赠等承担。让我们一起传递爱心,为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