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部儿童支原体肺炎耐药治疗指南发布,多西环素成一线用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9: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部儿童支原体肺炎耐药治疗指南发布,多西环素成一线用药

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呈高发态势,特别是在东亚地区,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据统计,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高达90%以上,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还增加了重症监护病房的使用率。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日,首部《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用药指导。该共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科主任王颖硕领衔制定,针对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RM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重要建议。

01

新型治疗方案:多西环素成为一线用药

《专家共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多西环素的重新定位。与传统认知不同,共识建议将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作为8岁及以上患有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儿童的一线用药,而不是替代用药。这一改变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 耐药性问题: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居高不下,耐药支原体感染经常导致发热时间延长、抗生素治疗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重症监护病房率升高,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或二线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

  • 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仍保持良好的体外敏感性,对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导致初始治疗失败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02

专家解读:科学用药是关键

王颖硕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用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明确是否为耐药菌感染,这可以通过药基因检测来判断,一般在24小时内可以得到结果。其次,要评估患儿的年龄,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优先考虑多西环素,而8岁以下的儿童则需要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谨慎使用。

对于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专家共识》建议其仍是治疗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王颖硕主任解释说:“临床上开具阿奇霉素是没有错的。首先,很多孩子没有明确感染的是否为耐药支原体;其次,轻症支原体本身可以自限;除了抗菌,阿奇霉素还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人体感染后的过度免疫反应,减轻症状。”

03

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并重

在临床实践中,新的用药策略已经显示出积极的效果。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例,呼吸科病房中约有1/4-1/3的住院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医院根据《专家共识》的建议,对8岁以上的患儿优先使用多西环素,而对于8岁以下的重症患者,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也酌情使用多西环素治疗。

北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呼吸科主任医生表示,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由于气道较窄,容易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在用药方面,儿童可选择的药物范围相对有限,四环素类药物只能用于8岁以上,喹诺酮类则用于18岁以上。因此,新的用药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04

未来展望:建立合理用药体系

尽管新的治疗方案显示出积极效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四环素类药物的长期安全性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来证实。王颖硕主任指出,目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长期观察的研究,这方面的证据仍显不足。

为应对耐药性问题,《专家共识》建议制定抗菌药物轮换治疗策略。王颖硕主任解释说:“相比大环内酯,四环素更容易诱导耐药。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用药周期,避免过度使用某一种药物。例如,可以一段时间推荐一类药,下一次换另一类,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专家还呼吁加强对儿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研究,以评估这些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这需要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以及伦理审查的支持。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随着《专家共识》的发布和临床实践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治疗方案将更加科学、合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