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泡水真能护心?小心中毒!
银杏叶泡水真能护心?小心中毒!
银杏叶泡水真的能护心吗?小心中毒!
银杏叶泡水喝,听起来像是一个温和、健康的生活小秘诀,很多人一听到这个,都会觉得自己正在走上养生的“正轨”。有些人甚至觉得,银杏叶能通血管、保护心脏,泡茶喝喝,对健康绝对是大有益处的。于是,几乎每个空闲的时间,都有人拿出银杏叶泡茶,慢慢品味着,仿佛在享受一种健康生活的象征。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把银杏叶泡成茶,喝得多了,真的能通血管、减少疾病?
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银杏叶泡茶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一些细节。光看它在传统医学中的作用,不一定能避免一些潜在的健康隐患。实际上,银杏叶泡茶虽然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如果过量或不注意某些细节,可能反而会危害健康。
银杏叶泡水的功效
银杏叶被誉为“天然的心脑血管保护神”,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和萜类物质,这些成分的确有助于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流速度,很多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开始大量饮用银杏叶茶。然而,如果长期、过量地饮用银杏叶茶,并不意味着血管会越来越通畅,相反,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至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
银杏叶茶的主要功效之一,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有助于血管的健康。理论上,银杏叶的活性成分能够改善血流,使心脑血管得到更好的供血和养分供应。但是,如果过量饮用银杏叶茶,体内的代谢负担就会增加,尤其是对于肝脏和肾脏来说,长期过度摄入银杏叶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这两个器官造成负担。
在很多人未必了解的情况下,银杏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保健食品。银杏叶中含有一些生物碱和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时,必须经过肝脏处理,尤其是对于肝脏解毒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说,过量摄入银杏叶的活性成分,可能加重肝脏的解毒压力。而肾脏作为排除体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也可能因其清除代谢产物的负担加重,导致肾功能的下降。
不少人喝银杏叶茶是为了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在服用其他药物。银杏叶茶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其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银杏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凝固性,因此,若与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强这些药物的作用,导致血液过于稀薄,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样,银杏叶茶可能会影响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效果,改变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疗效。对于那些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尤其是在没有经过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便饮用银杏叶茶,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副作用,甚至导致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说到银杏叶茶的制作方法,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把干燥的银杏叶泡在热水里就行了,实际上,银杏叶的活性成分并不是所有的泡制方式都能完全释放出来。正确的泡制方法是关键。银杏叶茶的泡制最好使用温水,而不是滚烫的沸水。过热的水会破坏银杏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降低其疗效。而且,如果水温过高,茶叶中的一些有害成分反而会过度释放出来,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并且,泡茶时的银杏叶量也非常重要。过量的银杏叶不仅不能增加益处,反而可能带来过度刺激,导致胃肠不适等问题。最适宜的银杏叶茶量应该控制在每次3-5克之间,不宜过多。
其实,什么时候喝银杏叶茶也是一门学问。很多人可能习惯一大早就来一杯银杏叶茶,觉得清晨喝能清肠排毒、促进血液循环。理论上来说,这种做法未必完全错,但如果肠胃本身有问题,空腹喝银杏叶茶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刺激胃酸过多,导致胃痛、胃胀等症状,长此以往还可能影响胃黏膜的健康。适宜的饮用时间应该是在餐后1小时左右,这时候银杏叶茶的吸收效果最好,而且胃内的食物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刺激胃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胃病或者胃肠敏感的人来说,最好避免在空腹时饮用。
银杏叶茶确实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它毕竟属于一种植物药物,长期饮用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调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长期喝银杏叶茶,尤其是一些体质虚弱、肠胃较为敏感或者本身有慢性病的人群,银杏叶茶可能带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可能引发不适。如果饮用银杏叶茶后,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不适症状,就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咨询医生。此外,对于体质过敏的人群来说,银杏叶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银杏叶泡水的风险
银杏虽然全身是宝,但是,捡回来的银杏叶泡水,并不能获得其中有效的成分。银杏叶的黄酮苷类和萜内酯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有机溶剂中才会溶解。而银杏叶中的毒性成分银杏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银杏叶直接泡水的后果,只会得到一杯“毒水”。如果大量饮用,就会造成面色潮红、大汗淋漓、口唇麻木、头晕等中毒反应。
白果含有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一般以绿色的胚部毒性最强,过量食用可引发呼吸衰竭,做为干果食用,必须熟食或制成蜜饯。
生活中要注意:
- 在降压或者活化血管等作用时请选择专业的银杏叶制剂。
- 白果食用前应去壳、去皮、去胚芽,并且煮熟吃,切不可生吃。
- 严格控制食用数量,成人控制在30粒内(果实大小不一,大果子则数量应该更小),儿童控制在10粒内(果实大小不一,大果子则数量应该更小),婴幼儿禁食。
哪些人群慎用或禁用:
- 癫痫患者切忌食用银杏。银杏含有的银杏毒素会诱发癫痫。
- 有出血症状的患者禁用。
- 孕妇不要服用银杏,银杏果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 将要做手术的患者, 术前两周不要食用银杏。
- 银杏可能影响糖尿病病情,食用银杏果时建议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 儿童忌食,因幼儿解毒能力弱,神经系统及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故较成人更易中毒,因而最好不要食用。
万一中毒了怎么办?
银杏中毒后,由于中毒轻重不同,中毒症状也会有所差异,轻者可能仅有头晕、恶心等表现,重者可有意识改变。中毒后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催吐、洗胃等方法进行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是药三分毒,再好的药也要经过医生诊断后正确地使用。
专家建议
银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一些患者认为银杏泡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银杏中起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银杏内酯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均不溶于水,通过泡水的方式并不能析出有效成分,且中药药用的银杏为炮制品,与未加工的观赏性银杏不同,因此直接泡水饮用并不会起到活血化瘀、敛肺平喘的作用。同时,银杏中含有一种名叫银杏酸的成分,该成分为水溶性物质,具有类似氰化物的毒性,泡水喝会造成银杏酸吸收入体,引起神经麻痹或者是阵发性痉挛等中毒症状,因此银杏不宜直接泡水喝。
如何食用银杏叶呢?
可以对天然的银杏叶进行深加工来消除其中的有毒成分。银杏酸不耐高温,加热便可减毒,所以一般需要经过清洗、晒干,再蒸了以后泡水喝或者煮水喝。此外,银杏叶片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强力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功能,并相应增加脑出血的危险。因此,饮用银杏叶水不能过量!每次冲泡银杏叶水的银杏叶最好保持在五克左右,每天喝银杏叶水的次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而且不能连续服用,可以在服用 2~3 天以后停止,间隔 2~3 天再接着泡水喝。
正确食用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银杏果可以有效地保护脂质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有效清除自由基。银杏果所含有的黄酮,能阻止黑色素在真皮中的沉淀,减少雀斑、黄褐斑等,也能减少皱纹的产生,增加皮肤弹性。经常食用银杏果,有滋阴养颜、扩张微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所以银杏果也用于国宴上款待外宾。
白内障
因为银杏果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钙、镁、磷等,有白内障的患者需要经常吃到抗氧化食物,而银杏果的抗氧化能力很强,因而有辅助治疗白内障的作用。
银杏果的食疗方法很多,在此列举一二。白果仁六到十粒,加入冰糖和粳米,共同煮白果粥,可以补五脏、益元气,作为日常保健身体食用。将白果与百合、莲子搭配,熬制的白果百合莲子羹,不仅清甜可口,而且润肺益气、滋润养颜;白果与猪肚共同熬制的白果猪肚汤,汤味鲜美、汤汁香浓,不仅能通肺益气,经常饮用还能消除斑点,滋润肌肤。
那为什么用银杏叶泡水很危险呢?
首先,银杏叶中的内酯类和黄酮类等脂溶性有效成分用水很难泡出来;其次,银杏叶生品内含有大量的银杏酸,银杏酸有毒,而未经过加工和提取的银杏叶中的银杏酸含量相当高,且银杏酸为水溶性成分,直接泡服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瞳孔放大、过敏等毒副作用。这里还要絮叨几句,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像黄酮类、还有萜内酯类,要经过严格工序提炼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并不是简单的泡水,或者煎汤就可以的。银杏叶含有毒性,比如银杏酸,国家有明确规定,银杏制品的银杏酸含量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五以下,而自己摘银杏叶泡水,银杏酸的含量会达到百万分之三千四千,一旦服用了,引发的后果不可轻视。如果想喝银杏饮品,就到正规药店购买经过脱毒处理过的银杏制品。
银杏叶作为一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其益处不容小觑,但也必须注意饮用的方式和量。长期、大量饮用银杏叶茶未必能达到想要的健康效果,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适量地饮用。那么,如果不喝银杏叶茶,是否就没有通血管的好方法呢?其实,真正的通血管并不是单靠某一种茶饮就能做到的。长期坚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作息,才是改善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健康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