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移动支付新风险:免密支付频遭盗刷,如何保障资金安全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7: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移动支付新风险:免密支付频遭盗刷,如何保障资金安全

移动支付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免密支付更是因其便捷性备受青睐。然而,免密支付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从生物识别到设备关联,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本文将深入探讨免密支付的技术原理及其面临的挑战,教你如何在享受便捷支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01

免密支付的技术原理

免密支付的核心在于近场通信技术(NFC),这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将其应用于数字支付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NFC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支付宝通过NFC将手机模拟成读卡器,与商家的收款设备进行“握手”——即交换数据,随后通过云端完成支付。

具体而言,当用户将解锁的手机靠近商家的NFC感应区域时,手机与收款设备会在瞬间交换身份认证信息。这种交互过程中,支付指令会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支付宝的服务器进行处理,确认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最终完成资金转移。与传统的条码支付和扫码支付相比,这一过程无疑更加快捷便利。

02

免密支付的安全风险

尽管免密支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2024年11月,多起苹果手机ID盗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免密支付安全性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揭示了免密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1月13日晚,深圳的小亚(化名)收到一条短信,提示其Apple账户出现异常,需要点击链接开启双重验证。这是一个高度复刻苹果官网的钓鱼网站,小亚在输入密码后显示验证成功。然而,11月17日凌晨4点28分开始,一个名为“向俊权”的账户加入小亚的“苹果家庭账户”,往一款名为《热血传奇》的游戏进行了共13笔消费,共计人民币2880元。随后,“向俊权”退出了小亚的家庭账户,抹去了所有痕迹。

无独有偶,汕头的标标(化名)也遭遇了类似的盗刷事件。11月13日下午,她收到了一条1069开头的短信,让她进行苹果账户认证。在输入苹果账号及密码并完成二级验证后,11月17日凌晨4点,一个名为“刘静波”的ID进入了标标的家庭账户,共消费了17笔,其中15笔分别为328元的消费用于《热血传奇》游戏的充值,还有一两笔小额消费用于快手充值。标标发现消费异常后,解绑了所有银行卡并关闭了免密支付功能,但追回款项的过程异常艰难。

这些案例表明,即使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中,免密支付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钓鱼网站获取用户账号和密码,再利用免密支付功能进行非法消费,已成为一种新型诈骗手段。

03

如何防范免密支付风险

面对免密支付带来的安全挑战,用户、平台和监管部门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共同构建安全的支付环境。

用户层面:提高安全意识

  1. 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在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前,务必充分了解其权益信息和潜在风险,确认自己的实际需求。

  2. 设置多重验证措施:在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时,应同时启用手机的锁屏密码和支付应用的二次验证功能,如指纹或面部识别,以增强安全保护。

  3. 定期检查支付设置:定期检查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的设置,确保没有不必要的服务正在运行。如果发现异常,立即取消相关服务。

  4. 关注支付动态:留意支付通知和账单,一旦发现异常交易,立即采取行动,如更改密码或联系银行挂失。

  5. 了解免密支付限额:了解免密支付的单笔和每日累计限额,避免大额消费风险。

平台层面:加强安全保障

平台和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提供醒目的提示信息。同时,应简化取消操作,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

监管层面:完善监督机制

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以及消协、行业协会等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倒逼行业自律。

04

结语

免密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重要创新,无疑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安全永远是支付领域的生命线。只有用户、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在享受便捷支付的同时,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让移动支付真正成为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