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柔性机器人,突破胃肠道癌手术局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9: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柔性机器人,突破胃肠道癌手术局限

在医疗科技领域,柔性机器人技术正逐渐成为微创手术的重要工具。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工程学院联合多家国际知名院校,共同研发了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的柔性腔内机器人平台。这项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和更快的恢复速度。

技术创新

传统的内窥镜在执行腔内微创手术时存在诸多局限,如灵活性不足、可控性差、持久力弱等。针对这些痛点,研究团队开发了具有以下创新特点的柔性机器人:

  • 新颖的制造、驱动模式、传感器和环境感应方法: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机器人的高灵活性和智能感知能力。
  • 安全导航与操作:柔性机器人能够在腔内安全导航,同时提供足够的活动自由度和适当的力度,以操控复杂的腔内组织。
  • 减少患者不适:柔性设计显著降低了内窥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主要成效

  • 增强手术能力:使外科医生能够在腔内执行复杂的手术,得益于机器人出色的灵巧性、可控性和施力能力。
  • 低成本制造:开发了快速且经济的制造模式,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 减少伤害:机器人具备自我推进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
  • 外力感知:机器人能够感测外力,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应用前景

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

  • 胃肠癌治疗:为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提供更精准、安全的手术方案。
  • 腔内或经腔/穿腔手术:适用于多种需要通过腔道进行的复杂手术。

专利布局

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申请多项专利,包括:

  • 英国专利申请1812408.1
  • 国际专利申请PCT/GB2019/052116
  • 英国专利申请1821129.2
  • 专利申请PCT/WO2020/128509
  • 欧洲专利申请EP3897378

研发团队

该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工程学院主导,合作机构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帝国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在InnoHK的支持下,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于2020年4月成立,致力于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造福患者。

研究方向

中心将支持以下研究项目:

  • 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腔内多尺度机器人平台
  • 磁引导腔内机器人平台
  • 影像引导式机器人介入治疗

通过搭建协作平台,中心将促进本港及海外大学的医生、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合作,推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向实际医疗应用转化。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特区政府Innovation Hub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