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用户遇“转网难”,中国广电携号转网试点将破局
6000万用户遇“转网难”,中国广电携号转网试点将破局
近日,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携号转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000万人次。自2019年11月27日“携号转网”功能正式开通以来,这项服务已上线5年时间。用户数量逐年增长,从2021年4月的2600万人,到2022年4月的5700万人,再到如今突破6000万人,可见用户对于“携号转网”有着巨大需求。
然而,这一便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重重阻碍。不少用户反映,全国多地运营商出现了限制携号转网名额的现象,导致用户需要排队抢名额,甚至要排队长达数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携号转网有关的投诉量高达1.6万条,其中不乏被要求支付数万元违约金的案例。
三大运营商的“套路”重重
携号转网本应是一项简单便捷的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却面临诸多障碍。合约问题成为携号转网路上的绊脚石。多名消费者称,被不知情的合约绊住,需要交纳高额违约金才能转网。
上海乔先生的父亲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他准备把中国移动卡号更换成中国电信,却被告知套餐签了五年合约,需支付未履约三年总计1000多元违约金。更令人无奈的是,乔先生父亲表示对开通这个合约并不知情。经过多次投诉,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异地归属问题也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在陕西工作的刘先生想把联通卡号转成移动,但被提示办理了共享业务(群主),无法转网。而刘先生表示自己从未主动开通或允许这项业务。最终,他不得不通过投诉平台进行维权。
转入环节同样存在诸多限制。福建泉州晋江县郭女士到当地联通营业厅办理携号转入时,被告知需登记排队。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排队成功,她还被要求选择最低消费88元/月的套餐。而福建联通热线工作人员则表示,携号转入可自由选择套餐,最低档仅需9元/月,这与线下营业厅的说法大相径庭。
转网后的麻烦并未结束。原联通卡里的剩余话费不易退还,用户需要等待次月才能在APP中办理退费,但这一功能并不容易找到。更有用户反映,即便找到退费入口,系统也会显示“不存在该业务”,导致退费困难重重。
中国广电携号转网试点:新变数或将改变市场格局
在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服务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中国广电携号转网试点的推进为市场注入了新的变数。中国广电凭借低价套餐和灵活的资费方案,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中国广电已在北京、河北和广西三个省份的个别地市进行了内部友好用户试点。虽然广电的“携号转网”服务尚未正式对公众用户开放,但业内普遍认为,开启内部友好用户试点意味着该项业务已经准备就绪。
中国广电推出的优惠套餐备受关注。例如,广电祥龙卡套餐月费仅需19元,却能享受192G全国通用流量。此外,广电还推出了包含100GB国内流量+100分钟语音时长的“双百套餐”,价格仅为29元/月。这些极具竞争力的资费方案,无疑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要求与未来展望
面对携号转网服务中暴露的问题,工信部多次发文要求运营商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阻止、拖延提供携号转网服务。《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指出,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携号转网”服务,确保携号转入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同等权利。
随着中国广电携号转网服务的正式上线,四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不仅考验着运营商的服务能力,也对网络覆盖、信号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使运营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推出更多惠民套餐,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不仅关乎用户的切身利益,也是推动通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三大运营商能够积极响应工信部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实现让用户“携得了、转得快、用得好”的目标。同时,我们也期待中国广电携号转网服务的正式上线,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