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眼震视图等新技术提升眩晕病诊断,前庭康复治疗实现个体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3: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眼震视图等新技术提升眩晕病诊断,前庭康复治疗实现个体化

近日,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在徐州成功举办,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眼源性眩晕的最新医学进展。会议涵盖了转化医学、梅尼埃病的外科干预、眼震分类及临床诊断等多个前沿议题。其中,眼震视图与vHIT检查要点与质控及报告解读成为焦点之一,为眼源性眩晕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支持。

眼震视图(Video Oculography,VOG)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近年来在眩晕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的两种重要检查技术。眼震视图通过高精度摄像系统记录和分析眼球运动,能够客观、准确地检测眼震特征,为眩晕病因的定位和定性提供重要依据。vHIT则是一种评估前庭眼反射功能的新型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检测外周前庭功能。

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专家们详细介绍了眼震视图与vHIT检查的最新进展,包括检查要点、质量控制和报告解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眼源性眩晕的诊断准确性,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全面的病情评估手段。

除了诊断技术的进步,眼源性眩晕的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VRT)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被广泛证实为治疗眩晕/前庭疾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VRT已从最初的Cawthorne-Cooksey训练发展为基于循证医学的更为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2016年美国物理治疗学会发布了首个针对外周前庭功能减退的前庭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22年进行了补充和更新。我国也于2021年发布了首个前庭康复专家共识,对VRT的适应证、机制及常见的训练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指南和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治疗指导,推动了眩晕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

在VRT实施前,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至关重要。评估内容包括病史采集、床旁查体、前庭功能检查及基于功能、残疾和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ICF)推荐的测量工具等。通过全面评估,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前庭功能障碍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等,从而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和个体化VRT计划。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眼源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有效。持续关注和研究眼源性眩晕,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还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