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教你掌握古代汉语学习秘诀
王力教你掌握古代汉语学习秘诀
王力教授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古代汉语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王力教授曾提出一套系统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王力教授的古代汉语学习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古老的语言。
历史观点的树立
王力教授强调,学习古代汉语首先要树立历史观点。语言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理解这些差异,对于学习古代汉语至关重要。
例如,“塘”字在唐朝以前一般指防水的堤,而不是现在的池塘。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这里的“塘”就是堤的意思。又如,“恨”字在汉朝以前一般不表示仇恨,而是遗憾的意思。诸葛亮《出师表》中的“痛恨”一词,表达的是遗憾而非仇恨的情感。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王力教授认为,学习古代汉语需要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熟读背诵古代文选,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也要学习古汉语通论,掌握理性知识。
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将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文选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文学作品,帮助学习者建立感性认识;常用词部分则系统地介绍了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古汉语通论则讲解了古代汉语的语法、语音、词汇等理论知识。
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王力教授特别强调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古代汉语大概有一千到一千二百个常用词,掌握这些常用词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至关重要。学习者应该像学习外语一样记忆这些常用词。
例如,“稍”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渐渐”的意思,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稍微”。苏轼的诗句“娟娟云月稍侵轩”中的“稍”,就体现了这种渐渐的变化。又如,“再”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两次”,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再次”。
语法的学习
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同样重要。王力教授的《古代汉语》教材系统地讲解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包括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虚词用法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语法知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的学习措施
王力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学习建议。他强调,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常用词的学习,而不是过分关注生僻字。学习者应该通过大量阅读古代文献,积累感性认识,同时结合古汉语通论的学习,掌握理性知识。
此外,王力教授还建议学习者多做练习,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教材中的各种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翻译题和问答题,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
王力教授的古代汉语学习方法,强调历史观点的树立、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常用词的掌握以及系统的语法学习。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对于一般爱好者也同样适用。让我们跟随王力教授的脚步,探索古代汉语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