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年三十习俗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7: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年三十习俗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年三十的习俗也随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这个除夕之夜,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新的传统美德,如今更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01

大年三十的三大习俗

在大年三十这天,中国人会遵循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不倒,1不关,1不灭”。

不倒垃圾

大年三十晚上不倒垃圾,这一习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在古人看来,垃圾是污秽之物,若在大年三十晚上倾倒,可能会带走家中的财气和好运。因此,家家户户都会选择在除夕前将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保留垃圾至初一早晨再处理。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清洁与吉祥的追求,也寓意着留住财气,迎接新一年的好运和福气。

不关门

大年三十晚上不关门,这一习俗与古代人们的防邪避灾观念紧密相连。古人认为,大年三十晚上是鬼神出没之时,若将门关紧,可能会阻挡财神等吉神的到来,同时也可能让邪祟有机可乘。因此,家家户户都会敞开大门,以迎接吉神的降临,并驱散家中的邪祟之气。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渴望,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不灭灯

大年三十晚上的灯火不灭,灯火在古代被视为光明的象征,能够驱散黑暗和邪恶。因此,人们在大年三十晚上会点燃蜡烛或油灯,并让它们燃烧一整夜。这一行为不仅寓意着光明永驻、邪祟不侵,也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和对家庭平安的深深祈愿。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了这些“不”做的规矩,大年三十还有许多“要”做的习俗。

02

两大重要仪式

守岁

守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大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守岁是指全家人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辞旧迎新、守望幸福。在守岁的过程中,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零食、看电视等,共同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守岁不仅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

祭祖

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大年三十晚上必须进行的一项活动。人们会通过焚香、献酒、叩拜等方式来缅怀先祖,祈求先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业有成。祭祖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03

三道传统美食

吃饺子

饺子是北方地区大年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将硬币、糖果等吉祥物品包入其中,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甜蜜幸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热腾腾的饺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吃鱼

鱼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寓意着“年年有余”。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道美味的鱼肴,以祈求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足、年年有余。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炖汤,鱼都是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吃年糕

年糕是南方地区大年三十晚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年糕的形状像金字塔或长条,寓意着“步步高升”或“年年高升”。在制作年糕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加入红枣、莲子等吉祥物品,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生活甜蜜、事业有成。

大年三十的这些习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新的传统美德。如今,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习俗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迎新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