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夜饭和守岁,这才是大年三十的正确打开方式!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1: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夜饭和守岁,这才是大年三十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夜晚,家家户户不仅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还要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传统习俗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寓意吧!

01

年夜饭:舌尖上的团圆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不仅要吃得丰盛,还要讲究寓意。来看看都有哪些吉祥菜吧!

鱼:年年有余

鱼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为“鱼”和“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而且,吃鱼的时候还讲究“头尾都要剩下”,象征着“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饺子:招财进宝

饺子形似元宝,象征着“招财进宝”。而且,饺子的谐音是“交子”,寓意着“更岁交子”,即新旧交替的意思。在北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如果没有饺子,那简直就像过年没有鞭炮一样,失去了应有的气氛。

鸡:有计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在许多地方开席时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鸡,因为寓意吉利。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广州本地客家人还要用鸡鹅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

猪手:发财就手

猪手,可以焖猪手,也可以发菜猪手,也可以花生猪手等等,吃法很多,因为猪手寓意着发财就手,做什么都会顺顺利利,就手发财,干什么也都会发财就手。所以这道菜式也是广州街坊最喜欢的一道吉祥菜。

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们都知道腐竹是黄豆的衍生物。专家指出,腐竹与黄豆相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营养价值也更丰富,因此经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饮食习惯。

年糕:年年高

过年要准备年糕,是表示喜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芹菜:勤快

年夜饭不止是一家的团聚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机会,长年菜中的芹菜,“芹”与“勤”谐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劳,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

蒜:会计算

“腊八腌蒜,除夕吃”,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寓意“会计算”。传统的腊八节,民间除了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外,在北方地区还盛行着当天腌制腊八蒜的习惯,到了除夕启封,白绿透亮的腊八蒜就着吃饺子,那叫一个赞。

腊八蒜具有去油腻、去腥等作用,口味酸甜,就饭吃还能增加食欲。但由于腊八蒜是用醋腌制,吃多了可能会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另外,胃不好的人吃腊八蒜也应注意,吃多了不利于胃健康。

生菜:生财

生菜读起来与“生财”谐音,讨个口彩,是过年必备的蔬菜。上面再摆一把金灿灿的油炸馓子,便是“金条生财”了。

蚝豉:好市

华南的年夜饭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蚝豉,也称“蛎干”,牡蛎(也称蚝)肉的干制品,是广东人民春节必食的菜肴。蚝豉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虾:哈哈笑

广州人喜欢吃海鲜,虾在过年都会是一个吉祥菜式,白灼虾、炸虾等,因为虾寓意着每天都哈哈笑,笑哈哈。过年一道虾,每年笑哈哈,开开心心。

长年菜:长寿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在除夕当天,人们切菜时,将蔬菜切得比平时长,因而得名,寓意长长久久,来年收益更多。而在除夕夜吃长年菜表示有剩余留到第二年,代表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生活的期待。

烧肉:红红火火

烧肉本来就很受老广们的欢迎,皮脆肉香。广州人喜欢在年夜饭的时候有这道菜是因为烧肉寓意着红皮赤壮,寓意着你每天都红红火火,是一个很好的意头菜来的。

除了这些吉祥菜,年夜饭的餐桌上还少不了各种美味佳肴,比如热气腾腾的火锅、香喷喷的烤鸭、鲜美的海鲜等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这就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团圆”。

02

守岁:辞旧迎新的仪式感

吃完年夜饭,接下来就是守岁了。守岁,就是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守岁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熬夜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包含了人们对旧岁的惜别和对新年的祈愿。在守岁的过程中,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玩玩游戏,或者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则会兴奋地拿着压岁钱,计划着怎么花掉这笔“巨款”。

守岁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之夜就会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贴红纸、点灯笼、放鞭炮,整夜不眠,以此来驱赶“年”兽。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我们现在的守岁。

03

南北差异:不一样的除夕风情

在中国,南北方的除夕习俗有一些有趣的差异。比如,北方人喜欢在年夜饭时吃饺子,而南方人则更倾向于吃年糕。北方的守岁活动可能更注重放鞭炮、贴春联,而南方则有“守岁饭”、“守岁酒”等特色。

另外,关于小年的日期,南北方也有不同。北方的小年通常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在腊月二十四。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04

除夕:不只是一个节日

除夕,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无论是丰盛的年夜饭,还是熬夜守岁,都是中国人表达对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的方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传统,用心去感受除夕之夜的温暖与美好。无论你身在何处,记得给家人打个电话,说一声“新年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