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心理学:破解肢体语言,秒懂他人真实想法
识人心理学:破解肢体语言,秒懂他人真实想法
在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往往比言语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通过观察对方的头部动作、眼神视线以及手脚动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其真实意图。
头部动作:解读认可与否定
点头是我们最常见的身体语言之一,可以传递认可、赞赏的意思。但是,并非所有的点头都表示赞同,点头的频率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 缓慢点头:表示聆听的人对你的谈话内容很感兴趣,甚至很重视。
- 频繁点头:对方可能已经听得不耐烦了,只是想为自己争取发言权,然后结束谈话。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贝蒂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82名受试者戴上耳机,要求一半受试者在听的时候,每秒点一次头;另一半受试者听的时候,每秒摇一次头。耳机里播放一段广告,内容是鼓吹提高学费。结果出乎他的意料,点头的受试者听完后,更加不同意提高学费的提议;摇头那组学生却不那么强烈反对增加学费。
经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原来,当人在点头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表示认可别人,而是在进一步强化自己原先的想法。真正表示赞同的点头法,应该是对方在听你说完一段话后,缓慢点头一下到两下,或是大笑点头。
眼神视线:透视意识与喜好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交流是交换心灵信息的重要途径,能无形中帮助我们与对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的关系。不同的目光反映不同的心理,读懂对方的眼神,我们就可以更快地缩短彼此的距离,让心与心相连。
瞳孔扩张:表示兴趣
当我们的眼睛捕捉到让我们感到喜欢、舒适、兴奋的事物时,瞳孔就会无意识地迅速扩大。一般来说,瞳孔扩张表达的是一种满足感,或一些其他的积极情感。这种情况下,大脑仿佛在说:“我喜欢现在看到的东西,让我看得再清楚些吧。”比如在恋爱期间,当我们遇见心仪的人时,瞳孔就会不由自主地迅速扩张。
相反地,当我们处于紧张、悲伤、生气、厌倦等状态时,瞳孔就会收缩得很小。而当瞳孔没有变化的时候,则表示我们对看到的人或事物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所以,如果你与人交流时,对方瞳孔没有变化甚至缩小,很可能他对谈话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这时候,你就该想想是不是要转换一下话题,来引起对方的兴趣了。
目光注视:表示竞争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与对方眼神交流的时间长短也可以传递不同含义的讯息。行为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在与别人谈话时,整个过程中,如果目光注视对方达不到1/3的时间,彼此间的沟通很难建立。若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默契,与他人谈话的过程中应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较长时间的注视会使对方开始喜欢你。
但同时,心理学家也发现,注视对方眼睛的时间太长也不合适。一般来说,当我们和对方握手时,如果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超过5秒,表示他想要在心理上战胜我们,甚至想要威胁我们。因为被别人用眼睛死死的盯住时,我们的心里往往会产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这时候,我们从对方的视线中是无法感受到友善、信任和尊重的,有的只是无声的威胁和挑衅。
眼神游离:表示不安
如果对方不敢直视你,或者一接触就避开你的眼神,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因为不相识,在不相识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在彼此视线偶尔相交的时候,便会立刻撇开。这是因为人们觉得,被陌生人看久了,好像有种被看穿内心或被侵犯隐私权的感觉。还有一种可能是对方性格内向、自卑或有“视线恐惧症”,总是容易逃避各种对视的眼神,包括交谈也有障碍。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对方心意不诚,有什么事情想要隐瞒你,对你说了谎。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参与者分成两部分,让其中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说谎。心理学家把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他举办了一次交流会,让与会者观看整段录像,然后让大家指出谁是撒谎者。结果出乎心理学家的意料——在所有的说谎者中,30%的人眼神一直在游离不定,结果在这30%的人中,80%的人的谎言被与会者识破;剩余的70%的说谎者则目光坚定,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被骗者,结果在这些人中,只有25%的说谎者被识破。这就意味着,如果对方在同你交谈的时候眼神飘忽不定,你就要多加留心,因为这可能说明对方对你有所隐瞒。
手部动作:解读控制与防备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手是人体中触觉最为敏感、肢体动作最多的地方,所以观察一个人说话时手的姿势变化,往往能及时捕捉到他发出的各种信息。比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十指交叉,是一种典型的本能型防卫姿势,而双肘支撑双手交叉,则体现着一种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
握手方式:判断友善还是敌意
如今,握手已经成为社交最基本的礼仪之一,在商务洽谈或者朋友之间,见面大多都会握手。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通过握手这个简单的动作探知对方的真实心理,就能够在见面之初便掌握到对方更多的信息。
我们可以从对方握手的方式和时间长度去做判断。
- 强势握手:对方在握手的时候,故意将手翻转,使手心向下,甚至在伸手的时候手心就是略微向下的,那么对方就是强势的,有想将你归入他的掌控范围的意思。这种强势的握手方式,给人感觉是诚意不足的,说明对方并没有对你显示出足够的尊重。
- 弱势握手:以手心向上的方式将手伸出来,这就表示对方主动将优势地位让于别人,将控制权交到你的手中。这是一种表示恭敬的握手方式,面对这样的人,你可以在心里先留下一个有诚意的印象,再结合对方的其他肢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去判定对方的诚意是否出自真心。
- 平等握手:伸出的手垂直于水平面,这是一种表示双方互相尊重的握手方式。这种平等的握手,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双方出于礼节,给予彼此足够的尊重;另外就是双方势均力敌,相互较劲不分高下。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自然应该回以同样的尊重;而如果是后者,我们也不能示弱。
握手时间长短也很有内涵,我们可以根据对方和自己握手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对方的诚意。比如,在对方相当期待你的到来的时候,他可能会在见面时,长时间地紧紧握住你的手。而如果对方只是出于礼节而象征性地和你握手,那么他可能只会轻轻地和你的手接触过便松手。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握手的时间长代表对方非常重视你,握手的时间短,则可能是因为诚意不足。
不过,如果是异性之间,握手时间则不宜太长,不然尽管表面看对方好像非常热情,但其实却是非常的失礼。面对这样的男人,女性应该多加提防,想办法回避。
腿脚动作:传递真实信息
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感觉到惊讶,我们人体最诚实的部位,竟然是我们的腿和脚。
有一位曾参加过数千次联邦调查局问案的探员说过,他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嫌疑人的腿和脚上,然后逐一向上观察,最后才解读面部表情。因为他们发现,信任度总是随着目光的上移而减少。
转向脚:判断欢迎程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身体转向自己喜欢的人或事。事实上,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信息判断别人是否愿意见到我们,或是否更愿意离开我们。假设你走近两个正在谈话的人,你认识他们并想加入他们的讨论,于是你走过去跟他们打招呼。可是,你并不确定这两个人是否愿意你加入,那么,你不妨可以观察一下他们的脚部动作。如果他们移动自己的双脚来欢迎你,那么他们的欢迎应该是真心实意的。但是如果他们并没有移动双脚,只是转了转身说了声“你好”,那么这就表示他们并不欢迎你的加入。
起跑脚:准备离开的信号
如果你在和你的同事聊着天,而他已经准备要去接小孩,但你还在不停地拉着他说话,这时,你会发现他站立的姿势开始发生变化,双腿前后分开,后脚跟翘起,重心全都转移到脚掌上,就好像是“起跑的姿势”。没错,这个动作正在告诉你,你的同事已经准备要离开你了,因为他的身体在说:“我要告辞了”。
所以,如果下次你看到这样的姿势时,不妨尽快结束谈话,让别人可以早点离开,相信对方一定会感激你这么贴心的举动。
锁脚:紧张焦虑的表现
什么是锁脚呢?它指的是双腿夹紧,脚踝相扣的一个动作,它同时也是大脑的边缘系统遇到威胁时的一种反应。当一个人突然将两个脚踝互锁时,他所传递的信号是,此刻他感觉到了不安全、焦虑或威胁。比如在面试的时候,如果你看到对方互锁双脚或脚踝,这表示这个时候他很紧张,压力很大。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穿裙子的女性也会喜欢选用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样不容易走光。不过,当这种锁住脚踝的行为持续得过长,并显得有些刻意时,可能就不是为了避免走光,而是因为紧张焦虑了。尤其是当男性锁紧脚踝,并双手握拳放在膝盖上时,无疑表明了他们在努力克制内心的不安。
所以,如果你发现对方锁脚,你不妨可以帮助对方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多加观察,看看对方是不是有所隐瞒,导致自己紧张焦虑。
总结
通过学习如何透过肢体语言,读懂他人的真实意图,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头部动作、眼神视线、手脚动作都是解读他人心理的重要线索。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