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圜丘祈谷两坛合一,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最高体现
天坛:圜丘祈谷两坛合一,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最高体现
天坛,这座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皇家祭祀圣地,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天坛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天坛的历史、建筑特色及其文化价值。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27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1918年辟为公园。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神乐署、斋宫都是祭坛的附属建筑,是祭祀大典的服务用房, 故斋宫、神乐署都是坐西向东,其建筑规格、瓦色、装饰彩画均逊于天坛的祭祀建筑,强烈地表达了中国古代的" 敬天" 思想。天坛有3500余株古松柏、古槐, 树龄逾数百年。坛庙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国家的" 万世不移" 之基故中国古代对坛庙植树极为重视明永乐年间初建北京天地坛时即" 树以松柏" 取" 尊而识之" 的寓意以后历朝陆续补植, 至清朝中叶形成颇具规模的天坛古树群落。大量的古松柏分布于圜丘、祈年殿等祭祀建筑周围,苍翠的古树与古老的建筑、茵茵的绿草共同构成了天坛庄重肃穆、静谧深远的环境氛围。
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490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任人游览",1918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1951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天坛的文物保护、园林绿化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天坛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了重视, 各方面的管理得到了加强,清理了大量的非景观建筑,迁出驻园单位,并将占用的古建筑腾出,80年代后,又陆续完成了坛内古建筑的保养修缮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92年修复圜丘坛内外24座损星门,1993年复建了圜丘望灯杆,以后又陆续复建了东北外坛墙,重修了南神厨、三库、宰牲亭等。为了维护天坛优美的环境及祭祀氛围,天坛一方面推行自然草坪园林化管理,另一方面又大面积地种植人工草坪,植树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并采用无污染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进行植物保护,极大地改善了天坛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妻妻芳草与参天古柏相映生辉的壮美景观。
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 600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天坛还有九龙柏、七星石、甘泉井、望灯、孀柴炉飞瘁坎等古迹。天坛公园有各种树木6万多株,更有3500多株古松柏、古槐绿地面积达163万平方米,环境森然静谧,气氛肃穆庄严。巍峨壮美的祈年殿,圣洁崇高的圈丘,优雅庄重的斋宫,都坐落在万千树木掩映中,形成独特的坛庙园林景观。天坛成为一处集中国古代建筑学、声学、历史、天文、音乐、舞蹈等成就于一体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天坛: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对世界伟大文明之一。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天坛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宝贵的科学艺术价值及优美的园林景观获得了世人更广泛的认识和关注。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天坛作为皇家祭祀重地,它不仅汇集历代皇家之精气,凝聚历代文化之精髓,它也时时向后代传递出一中至高的使命感。
下次当我们再一次步入天坛时,希望你看到的不只是它华丽的外表,顺便也细细品味一下藏在华丽背后的经典故事。在故事中寻找真正属于天坛的模样,而不是囫囵吞枣,以偏概全的粗糙示爱!
天坛公园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天桥东侧
乘车线路:天坛东门:6、34、35、36、39、41、43、60、116、610、707、723、743、958、957;天坛南门:36环、53、120、122、525、610、800内、803、958;天坛西门:6、34、35、36环、110、106、687、707、743;天坛北门:6、34、35、36环、110、106、687、707、743
自驾线路:
1、首都机场出发:首都机场路-下出口,前往东直门北大街-在东直门北大街稍向左转-沿东直门南大街继续前行-沿朝阳门北大街继续前行-沿朝阳门南大街继续前行-下北京站出口走北京站东街-沿北京站西街继续前行-沿崇文门西大街继续前行0.6公里-在祈年大街向左转-在天坛路稍向左转283米即到。
2、G106(永定路)-G45(京开高速公路)-玉泉营桥-南三环-木樨园桥-G104-永定门外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路。
3、京藏高速(G6)-健翔桥(朝亚运村/北四环方向)-四环-安慧桥-安定路-安定门外大街-安定门内大街-交道口南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正义路-前门东大街-祈年大街-天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