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小心荨麻疹找上门!
春天来了,小心荨麻疹找上门!
春暖花开,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却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除了各种花粉过敏外,“风疙瘩”也来凑热闹,可别小瞧了它,它的“威力”着实不小。
什么是“风疙瘩”?
荨麻疹也被老百姓称为“风疙瘩”,通常是在皮肤上出现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凸起风团,周围有一圈红晕,就像被蚊虫叮咬过似的出现肿胀和发痒,有时风团的中心可呈浅色。风团的大小不一,小的不到1厘米,大的可能比手掌还大,甚至多个风团可以连成大片。同时会感觉非常瘙痒,有时在夜间更严重,甚至会影响睡眠。
这些风团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24小时内用药治疗后可消退,或自行消退,但消退后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再次出现,此起彼伏。如果没有被抓,消退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荨麻疹可以在局部皮肤零散出现,也可成群出现甚至遍布全身,一处还没完全消退,另一处又再次出现。
其中,如果荨麻疹反复发作的病程少于6周,被称为急性荨麻疹。大多数急性荨麻疹会经治疗或自行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消失。
春季为何是高发期?
春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花粉浓度升高:春季植物开花,空气中花粉含量显著增加,对于花粉过敏的人来说,这是一大诱因。
霉菌和尘螨增多: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加,有利于霉菌和尘螨的繁殖,这些也是常见的过敏原。
温度变化大: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引发皮肤反应。
紫外线增强:随着日照时间延长,紫外线强度增加,对光敏感的人容易因此诱发荨麻疹。
感染因素:春季也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感染是荨麻疹的重要诱因之一。
如何预防和应对?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搔抓,以免加重症状或引起感染。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选择棉质等透气性好的材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等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精神压力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
专家提醒
不要随意抓挠:抓挠会加重症状,甚至引起感染。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流动冷水冲洗来缓解瘙痒。
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随意用药,特别是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记录过敏原:注意观察和记录可能的过敏原,有助于避免再次接触。
定期复诊: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荨麻疹虽然令人烦恼,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发作,让春天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