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详解与临床应用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详解与临床应用
手少阳三焦经是中医针灸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与人体的多个重要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少阳三焦经的各个穴位位置、功能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条经络的治疗要点。
三焦的划分与功能
三焦分上中下焦:
- 肚脐以下为下焦
- 胸蔽骨以上为上焦
- 蔽骨和肚脐之间为中焦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du)。中焦横跨肝胆脾胃,当中焦气快没有的时候人会打嗝(口嵗sui),下焦如du,是最脏的地方。焦又名月焦。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出焉。阳气顺则水汽不会累积。
主要穴位详解
05:26 关冲穴-阳池穴
- 关冲穴:无名指外侧。井穴,金性。
- 液门穴:第4/5指掌骨之间。荣穴,水性。
- 中渚穴:液门穴向前一寸。俞穴,木性。
- 阳池穴:手腕正中凹陷处。
糖尿病,阳池穴透大陵穴。
11:18 外关穴
- 外关穴:阳池穴上2寸即外关,对侧则内关。管阳维。
通生死桥:大热、高热的时候,在外关下针,左捻右捻,引到气酸痛以后直接透到内关(外关行阳,把阳气引到内关阴维)。小孩则捻捻就出针。
13:26 三关
幼儿治症(指针法)男左女右。
开天河水:小孩发高烧。要开也要关。 按住外关穴揉一揉,然后沿着手掌推到指尖,来回推几次,然后让其握拳,中指头往前往内推,手指按在中指第二指节上按揉几下,烧就退了,中指之间刚好指着劳宫穴,心主液,汗出烧退。
重症:开了天河水后烧没退。男孩子从指根往指尖推去热,反方向往内关方向推驱寒。女孩子则反向操作。
散(关)天河水:揉按间使穴。
19:15 耳轮
耳轮(耳外一圈):治小儿惊吓。
肾主耳,受惊吓后眉宇之间会有青筋,严重时眼珠会动。揉耳轮时轻轻地揉,柔道小儿安静即可。若眼珠动,如眼珠向上则揉耳轮时加重揉耳垂则眼珠回归正中,眼珠向下则揉耳尖,向左则揉右耳。
25:32 背痛三法
痛症分布:督脉痛为上下痛,左右痛又横痛分命门以下为带脉,以上为阳维脉,阳维脉则针外关。
29:07 支沟穴-四渎穴
- 支沟穴:外关上一寸。治便秘,配合照海穴(阴蹻脉),便秘的寒热(寒则多日不便也不觉难受,热则一日不变都腹胀难受)。
开沟渠即人中、支沟穴,女人的阴道也是沟,所以妇人难产、胎液不出、漏下不止、任脉不通,不易怀孕等,都可以在支沟穴上做。
经穴,火性。
- 会宗穴:支沟穴平行向下即会宗穴。
- 三阳络穴:支沟穴上一寸。气脉非常强。
天河水是轻症一般的高烧寒热,但重症如癫痫、抽筋、痉挛、抽搐、角弓反张、脑膜炎等症天河水则力不足,此时要用到经筋。
经筋是从三阳络开始走,天河水是从外关开始,推到指尖,然后从手腕六筋推,男孩往体方向推驱寒(寒症紧绷),往指尖方向推去热(热证松垮),女孩反向操作。
- 四渎穴:手肘往下5寸,骨头的阳侧。
36:07 天井穴与清泠渊穴
- 天井穴:手臂弯曲,跨过肘尖,两筋中间的凹洞。针直下,只有弯曲才能显现。
合穴,土性。
- 清冷渊穴:天井直上一寸。三焦引起的肩颈病一般表现为不能梳头、筷子夹菜到口直接往旁边往后甩。
手不能从背后往上伸是小肠经问题引起,手臂从身侧不能居高则是大肠经问题引起。
40:03 消泺穴-翳风穴
- 消泺(luo)穴:清冷渊往上5寸。
- 臑会穴:消泺往上3寸。
甲状腺肿功能亢进肿的时候、脖子强硬、淋巴、肿瘤。
- 肩髎穴:
- 天髎穴:
- 天牖(you)穴:脑后脖子两侧大筋的内侧与头骨交界的地方。
- 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
耳鸣、耳聋,脱臼、牙关痛。
47:21 瘛脉穴-丝竹空
- 瘛(chi)脉穴:耳后的骨头为智慧骨
中风昏迷,耳后血脉青筋凸起,急救放血。癫痫、脑膜炎、角弓反张也在这里放血。
- 颅息穴:耳朵后面的问题,近取穴。
- 角孙穴:白内障、青内障
- 丝竹空穴:眉毛的后方。禁灸。
眼科常用放血穴位: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耳尖。
56:00 奇穴:
眉棱骨痛:扎阴陵泉下一寸即眉棱点。
指针术:
- 小孩子一生下来黄疸,肝胆筋轻轻地推;
- 吐奶:
- 小便不顺、咳嗽:肝、大肠筋
- 做完后记得关天河水,在间使穴上揉一揉。
01:00:51 耳和髎穴、耳门穴
耳前骨缝三穴:耳门、听宫穴(小肠)、听会穴(胆经)
- 耳门穴:
- 耳和髎穴:耳门和丝竹空连线,耳门上半寸到一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