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景点推荐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6: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景点推荐

厦门鼓浪屿于2017年7月8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岛上的建筑是鼓浪屿近代史的缩影。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历史文化之旅,感受鼓浪屿的历史变迁吧。

和记洋行仓库遗址

厦门开埠不久,就有英商德记、和记等数家洋行进入厦门经商,在今天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附近,即是当时的和记洋行(Boyd Co.)的仓库设施遗存,这所洋行开始是经营船舶维修业务的,19世纪50年代末成立。该遗址今天只剩下原仓库建筑由比较规整的方块花岗岩条石砌成的下半部外墙(上部的砖砌外墙大部分已坍塌),以及石砌门窗的边框。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

工部局遗址位于鼓新路与三明路交叉口北侧靠近海岸的一处台地上,是鼓新路40号。1903年至1908年鼓浪屿工部局成立之初曾租用这座洋行建筑办公,这是鼓浪屿现存惟——处工部局办公建筑遗存。这是一座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主体已于2007年倒塌。经考古勘测,建筑遗址平面呈“凹”字形,长约30米、宽约24米,北部两角有角楼,现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基础、台阶踏步和原建筑的台地挡土墙,并且还保留了入口的石门柱和原来建筑防潮层的少量砖券和残壁。

蒙学堂旧址(吴添丁阁)

今天的安海路6号建筑建设之初是殷承宗祖父的私宅,建于1908年。在1908年至1911年之间曾借给教会办学,是蒙学堂的第二校址。蒙学堂是幼教机构,“蒙学”,即“启蒙教学”之意,接收教育学前儿童。

该建筑是一座二层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风格简朴,坐北朝南,南面上下两层均设外廊,为连续七个圆拱券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券廊。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每层都有南北贯穿的五间窄长房间,可作为教室使用。建筑外是很小的院落,在院墙的装饰中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花漏窗及吉祥图案装饰。林巧稚回忆录中提到她曾经就读于这座蒙学堂

1911年,蒙学堂搬入“怀仁女学”旧址(后来改名“怀德幼儿园”),这座建筑被菲律宾华侨吴添丁购买,后来在建筑入口二层的凭栏处加上“吴添丁阁”字样匾额。

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

清光绪三十年(1904),日本人率先在鼓浪屿和厦门之间使用电话。厦门最早的电话公司是1908年由侨商林尔嘉创办的“厦门德律风公司”。民国元年(1912)日本人川北德广(Kawakita)经工部局注册许可,在鼓浪屿今中华路一栋红砖洋楼开设“川北电话公司”。两家公司设备比较落后,没有海底电缆,厦鼓两地分属两家不同电话公司,无法跨海通话。

黄奕住1919年回国后,先于1921年买入厦门德律风公司,又函托工部局出面居中接洽,1923年收购川北电话公司,在鼓浪屿龙头路商业街设“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鼓浪屿接线站。黄奕住投资购置美国开洛公司共电式交换机等设备,电话机480门(后来又追加120门),从上海聘请钱咸昌为总工程师,1923年铺设海底电缆,架设电杆线路,1924年实现首次厦鼓通话,之后又将电话覆盖区域扩展至漳州等地。鼓浪屿电话公司建筑设在龙头路商业街,与同为黄奕住投资兴建的中南银行鼓浪屿分行相邻,檐口高度保持一致。建筑砖混结构,高三层,建筑面积440平方米,造型简朴。当时,电话接线站就设在该建筑楼上,由培训后的青年女学生任接线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