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助力突破固态电池瓶颈,MIT团队开发新型电解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4: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助力突破固态电池瓶颈,MIT团队开发新型电解质

麻省理工学院(MIT)与丰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近期在聚合物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出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为下一代锂电池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01

AI赋能材料创新

在MIT的4-061实验室,Donald Sadoway教授自1990年代后期就开始专注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锂金属电池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团队开始借助机器学习和数据驱动策略,开启创新研究。

研究团队比较了基于GPT的minGPT和基于扩散的1Ddiffusion、diffusion-LM模型,采用预训练和微调方法,成功创造出一批新颖且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聚合物。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AI在材料设计领域的强大潜力,也为固态电解质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02

突破传统材料局限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有力候选材料,相较于液态电解质,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制造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SPEs的离子导电性通常比商业化液态电解质低几个数量级,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系统评估方案,包括标记、训练、生成和验证四大模块。他们选择了一个包含6,024种不同非晶聚合物电解质的HTP-MD数据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出这些聚合物的离子传输属性。

03

minGPT胜出:预训练策略显优势

在训练阶段,研究团队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生成式AI模型,包括minGPT和两种扩散模型。鉴于模型具有不同的损失函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包含6个不同指标的评估方法,以全面评估模型性能。

研究发现,minGPT模型在生成化学上真实且可合成的聚合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持续生成和评估新的聚合物电解质。这一突破为实验检验提供了新的候选物,有望加速新材料的发现进程。

04

开启电池技术新篇章

这一突破性研究展示了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电池技术领域。通过AI赋能的材料设计,研究人员能够突破传统材料的局限,探索更广阔的非PEO聚合物空间,为下一代锂电池的开发开辟新路径。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池技术将迎来更多令人振奋的突破,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