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北雨姐再翻车!被曝吸血全红婵,假货主播的“流量反噬”来了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2: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北雨姐再翻车!被曝吸血全红婵,假货主播的“流量反噬”来了

从拥有2000万粉丝的网红到账号被封禁,东北雨姐的陨落之路,揭示了网红经济背后的种种乱象。

2024年10月21日,曾经坐拥2000多万粉丝的"东北雨姐"账号被封禁,曾经的直播帝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从淳朴的农村妇女到人人喊打的"假货主播",东北雨姐的陨落之路,正是当下网红经济乱象丛生的缩影,也为所有试图走捷径、赚快钱的网红们敲响了警钟。

从"农村妇女"到"流量女王"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而"人设"则是收割流量的利器。东北雨姐深谙此道,她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农村妇女"人设。

早期的短视频里,东北雨姐总是穿着简单,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她性格开朗大方,做事雷厉风行,一举一动都透着农村人的朴实和豪爽。视频内容也多以展现农村生活为主,杀猪、盖房、种地,东北雨姐样样拿手,仿佛她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东北雨姐

为了增加视频的可看性,东北雨姐还拉上了自己的老公"老蒯"一起出镜。与东北雨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蒯"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在东北雨姐的衬托下,更显得"弱势"。这种"女强男弱"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网友的猎奇心理,也为东北雨姐的视频增添了不少话题和流量。


东北雨姐和老蒯

随着粉丝越来越多,东北雨姐开始通过直播带货和接广告的方式来变现,收入也是越来越高。为了逃避税款,东北雨姐先后注册了20多家公司,并将自己的徒弟们分散到不同公司,试图打造一个庞大的"直播矩阵"。

然而,东北雨姐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随着一系列负面事件的曝光,她的"直播帝国"也开始摇摇欲坠。


东北雨姐个人账号作品

"假粉条"事件:信任危机的开始

2024年9月,一位专门揭露假货的博主在东北雨姐的直播间买了一包红薯粉条,然后送去专业机构做了检测。这款号称"纯红薯粉,假一赔万"的粉条,检测结果让人意外,竟然一点红薯成分都没有,主要用的是便宜的木薯淀粉。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都在说东北雨姐忽悠消费者,利用粉丝的信任赚钱。面对质疑,东北雨姐非但没有道歉,反而狡辩称自己当初在直播间承诺的是"假一赔one",而非"假一赔万"。这种敷衍的解释不但没有让网友消气,反而让她卷入了更大的舆论风波。

随着事情的发展,相关部门开始介入调查。最终,东北雨姐因虚假宣传被处以罚款,其售卖的假粉条也被勒令下架。


央视报道东北雨姐虚假宣传

这场"假粉条"风波,不仅让东北雨姐损失惨重,也让她苦心经营的"淳朴"人设彻底崩塌。

从"打假"到"被打":暴力事件升级

"假粉条"事件后,东北雨姐的口碑一落千丈,但她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假粉条"事件曝光后不久,又有网友爆料称,东北雨姐在直播时曾殴打前来维权的消费者。虽然东北雨姐辩称是对方"偷拍"在先,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可。在很多人看来,东北雨姐的暴力行为,已经彻底暴露了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真面目。

盗用全红婵肖像:彻底失去底线

如果说"假粉条"事件只是让东北雨姐的人设有点受损,那么"全红婵"事件则彻底把她推向了绝境。

2024年10月,有网友发现,东北雨姐公司旗下的一位艺人,竟然盗用了奥运冠军全红婵及其哥哥全进华的名字和肖像,在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并利用他们的名气进行直播带货。


雨姐公司旗下账号盗用全红婵肖像

这个账号的粉丝数有好几万,销售额也能达到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全红婵"事件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全网的愤慨。网友们纷纷指责东北雨姐公司"吃相难看",为了赚钱毫无底线,竟然连奥运冠军也不放过。

最终,该账号被平台封禁,相关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假粉条"事件、"暴力打假"事件、"全红婵"事件,一桩桩、一件件,将东北雨姐的贪婪和无耻暴露无遗。曾经的纯真形象已经不见,现在变成了一个为了热度不择手段、为了钱毫无底线的假面人。

央视曝光:真相大白

东北雨姐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最终引起了央视的注意。2024年10月,央视新闻频道对东北雨姐事件进行了专题报道,揭露了她背后的"造假产业链"。

报道指出,东北雨姐的"农村生活"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由专业团队精心策划、拍摄的。他们租用农村的房屋作为拍摄场地,聘请导演指导拍摄,甚至连视频中的"老蒯",也是按照剧本演出的"演员"。

央视的曝光,彻底撕下了东北雨姐的"伪装",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网红经济背后隐藏的乱象。


央视报道

帝国崩塌:从2000万粉丝到人人喊打

在央视曝光后不久,东北雨姐的账号就被平台封禁,曾经的"直播帝国"轰然倒塌。东北雨姐一夜之间失去了2000多万粉丝,从大主播变成了人人讨厌的对象。

东北雨姐的故事,提醒我们网红经济也有翻车的风险。虽说她一度在网络走红,但随着热度上升,问题也跟着来了。央视报道不少粉丝发现她的一些行为和言论有些过激,渐渐开始反感。结果,她的热度不仅没有持续下去,反而变成了负面新闻。这波操作让她的粉丝数猛降,商业价值也大打折扣。毕竟,网络世界瞬息万变,一时的火热不代表能长久维持。

这事儿给其他网红们敲了个警钟:要想长久走红,光靠博眼球是不够的,还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东北雨姐的陨落,是当下网红经济乱象的一个缩影。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网红为了快速走红,不惜走捷径、赚快钱,最终迷失在流量的漩涡中。他们有的打造虚假人设,用"滤镜"和"剧本"包装自己,欺骗粉丝的感情;有的为了博眼球,不惜挑战道德底线,发布低俗的内容;还有的为了利益,不惜以身试法,进行虚假宣传、售卖假冒伪劣产品。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流量也不是万能的。当虚假的泡沫破裂,当法律的底线被触及,他们将会面临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谴责。

网红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用心创作优质内容,而不是靠"人设"和"炒作"来吸引眼球。网红经济也是经济,诚信经营是所有商家的立身之本,不要为了眼前的收益而牺牲长远的发展。

东北雨姐的账号被封了,她的直播事业也跟着中断了。据悉,她之前为了直播,斥巨资购买了一栋直播大楼,背负了巨额贷款。如今,东北的雨姐失去了经济来源,不仅面临着巨额债务,还得支付大额罚款,她的未来让人担心。

曾经的"东北雨姐",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反面教材。她的故事警示着所有网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流量冲昏头脑,更不要为了利益而迷失自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