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模式:职工维权的创新之路
“工会+”模式:职工维权的创新之路
2024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经开区工会探索的“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行政+政法委”劳动关系预警调处“全科医院”模式,成功帮助沈女士和同事们快速获得了赔偿及补偿金。这一创新机制,正是近年来工会系统在维权领域的重要探索——“工会+”模式的生动实践。
“工会+”模式:职工维权的新路径
“工会+”模式,是工会组织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和日益增长的维权需求而创新的一种工作模式。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为职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维权服务。
这一模式的诞生,与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占职工总数的21%,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医疗分享等领域。新就业形态具有劳动关系灵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时间弹性等特点,对传统劳动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工会+”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创新。
“多、广、深、专”: “工会+”模式的四大特点
“工会+”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多、广、深、专”的特点,这使得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中,为职工提供精准有效的维权服务。
多方参与:以东莞“工会+法院”联调机制为例,东莞市总工会已能够直接向东莞法院派驻调解员,不仅能够妥善调解劳动争议,对于家事纠纷、人身损害纠纷同样能够进行有效调解,并且还能为职工提供有关其他诉讼服务方面的咨询等。
广泛覆盖:“工会+”模式深入基层一线,在东莞,这一机制不仅直接在村居劳动服务站高效运作,而且还延伸至更为前沿的工业园区,真正达成“工会+”就在身边的良好效果,让职工在遇到纠纷时能够便捷地获得相关服务。
深度介入:在“工会+”模式下,“工会+”相关主体全程深度参与,贯穿纠纷处理的全流程,精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有效地解决各类争议,确保纠纷能够得到彻底化解。
专业调解:它注重培养专业的调解专家,同时积极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到调解工作当中,通过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实现专业水准的调解,从而更为专业化地解决各类争议,保障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显著成效:职工维权的“快车道”
“工会+”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成效。以广州为例,自2017年以来,广州工会参与三方联调案件42836宗,涉案金额15.7亿余元,调解成功率近70%,调解满意度超过98%,调解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维权故事。在安徽,亳州市古井集团工会搭建的“一平台四热线”让职工维权更加便捷;在山东,平邑县总工会通过“工会+劳模+直播+带货”模式,不仅帮助农民增收,也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在广东,东莞市总工会通过“工会+法院”联调机制,直接派驻调解员到法院开展纠纷化解工作,让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调解服务。
未来展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
“工会+”模式的创新实践,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辟了新路径。它不仅降低了职工维权的成本,提高了维权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多方联动和专业调解,实现了劳资双方的双赢。
随着“工会+”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的职工维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