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HIV阻断新进展:PEP与核酸检测齐发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0: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HIV阻断新进展:PEP与核酸检测齐发力

近年来,HIV阻断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暴露后预防(PEP)和HIV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公共卫生水平,也为个人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01

PEP:艾滋病病毒暴露后的“紧急刹车”

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简称PEP)是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阻断HIV传播的生物医学干预措施。它为处于HIV高暴露风险的人群提供了紧急阻断的机会,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目前,PEP已经在全球广泛推广应用。

在中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9年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96.3万,死亡31.6万例。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9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比为73.8%,经男性同性传播占比为23.3%。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涵盖了HIV暴露风险评估、PEP适用性评估及实施、PEP依从性教育及综合干预以及PEP随访管理等内容。该指南旨在推进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工作在我国全面实施,并为各地艾滋病防治机构提供技术参考。

02

PEP的有效性:时间就是生命

研究数据显示,PEP的最佳服用时间为发生高危行为后的72小时内。具体来说:

  • 2小时内服药阻断率可达99%
  • 24小时内达95%
  • 48小时内达90%
  • 72小时内达85%

这些数据强调了“时间就是生命”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功率都是建立在完成规律的28天服药的前提下。因此,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治疗建议。

03

核酸检测:让“窗口期”不再漫长

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核酸检测技术的突破同样令人振奋。传统的抗体检测方法存在较长的“窗口期”,即从感染到能够检测出抗体的时间。而核酸检测技术则大大缩短了这一时间,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检测服务质量,各地制定针对性筛查计划,开展便利可及的检测服务。在加强检测和监测方面,特别强调了HIV核酸检测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HIV核酸检测技术已经实现重大突破。仁度生物的HIV-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与高生物安全性的AutoSAT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的搭配应用,实现了国产全自动化检测的零突破。该技术不仅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还具有超低检测下限、超广线性定量范围以及精准的内标定量方式等特点,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疗效和治疗效果。

04

政策支持:构建全方位防治体系

面对艾滋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治工作。《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确定了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减少相关死亡、将整体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的总目标。规划明确了提高社会防护意识、促进危险行为改变等5方面具体工作指标,以及开展宣教干预和社会动员、加强检测和监测等6方面14条具体举措。

在推进治疗和救助方面,规划提出全面推广检测、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对新报告感染者尽早启动治疗,动员未治疗感染者接受治疗。严格执行诊疗指南,加强治疗评估、病情和耐药监测。适时优化成人及儿童治疗方案,加强患者随访服务。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通过构建全方位的防治体系,不仅提高了检测和治疗的可及性,还进一步优化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个人防护:洁身自好是根本

尽管PEP和核酸检测技术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个人防护仍然是预防感染的最根本措施。安全套的正确使用、避免高危行为、定期检测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同时,提高社会防护意识、消除歧视、促进危险行为改变也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

艾滋病阻断药虽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提供有效保护,但并非万能药。只有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注重个人卫生,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才能真正做到远离艾滋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艾滋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零艾滋”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