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案例,提醒职场新人警惕求职陷阱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9: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案例,提醒职场新人警惕求职陷阱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许多职场新人开始寻找工作机会。然而,非法传销活动也趁机活跃起来,利用“高薪诱惑”、“升职加薪”等手段诱骗求职者。近日,公安部公布5起传销犯罪典型案例,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受害者众多。这些案例再次敲响警钟,提醒求职者特别是职场新人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01

传销组织的常见手法

传销组织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手法吸引和控制受害者:

  1. 情感操控与信息隔离:利用成员的弱点(如疾病、失业等),提供虚假支持以建立依赖。同时,限制成员接触外界信息,只允许内部传播的内容,制造认知偏差。

  2. 高额回报承诺:宣扬快速赚钱的可能性,用高额回报吸引受害者。例如,在广东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中,犯罪嫌疑人以“聊天刷视频即可赚钱”为噱头,设置入门费、会员等级和高额返利模式,声称待该公司未来上市后可获公司期权。

  3. 金字塔结构:通过发展下线获取收益,鼓励不断招募新人以维持运转。在河南崔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中,犯罪嫌疑人设计多重返利模式,吸引参与人员拉人头发展下线参与传销活动。

  4. 高价商品策略:推销高价但低值的商品作为拉人头的工具,而非实际销售目的。在广西王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中,犯罪嫌疑人以“国家双碳战略大背景”“环境保护”为幌子,炮制“互联网+智能”旧衣回收投资项目,宣称购买自助回收机并委托公司经营可高额获利。

  5. 社交压力与情绪操纵:从亲朋好友入手降低警惕,并通过社交纽带强化控制。同时,让成员对离开组织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加深依赖。

02

如何识别和防范传销陷阱

面对花样百出的传销手法,职场新人应该如何识别和防范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警惕高额回报承诺:如果一个工作机会承诺“轻松赚钱”、“快速致富”,很可能是传销陷阱。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高额回报都值得怀疑。

  2. 了解公司背景:在求职前,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注册信息、经营范围等。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的注册信息,或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公司是否有相关诉讼。

  3. 不要轻易缴纳费用:正规公司不会要求求职者缴纳任何费用。如果一个工作机会要求你缴纳培训费、资料费、保证金等,一定要高度警惕。

  4. 注意工作内容的合理性:如果工作内容模糊不清,或者主要工作是发展下线、推销产品,很可能是传销。在广东李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中,犯罪嫌疑人开发多款APP,以“聊天刷视频即可赚钱”为噱头,吸引参与者购买会员并拉人头发展下线。

  5. 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被他人的成功故事或高额回报所迷惑。在做出决定前,多咨询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6. 选择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许可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

  7. 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入职前一定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劳动合同必须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内容。

03

职场新人求职注意事项

除了防范传销陷阱,职场新人在求职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主动出击:不要被动等待,要主动与招聘方沟通,展现自己的积极态度。例如,可以使用定制化求职招呼语,针对投递岗位展现自己的独特适配度。

  2. 及时跟进:求职过程中要保持耐心,但也要适时跟进。例如,可以在面试后3天内主动询问结果,展现自己的积极态度。

  3. 谨慎谈判:在薪资谈判时,要保持冷静和礼貌,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市场水平提出合理的薪资期望。如果对方以文字形式提出薪资时,如果不满意,别在文字里来回拉扯。尝试改为语音沟通,效率更高,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4. 调整心态:初入职场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这是正常的。要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多观察、多请教,逐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职场新人不仅要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也要与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工作中,要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他人。

  6. 保护个人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密码等信息。提供证件复印件时在合适位置注明用途。

  7. 警惕“内推”陷阱: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走捷径”“靠关系”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应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单位正规渠道求职。

  8. 防范“刷单”陷阱:兼职刷单是诈骗更是违法行为,不要下载不明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是缴纳押金。

  9. 识别“培训贷”陷阱:一些不法机构会以“培训”为名,诱导求职者办理高息贷款。求职者对有应聘意向的企业,最好事先通过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关资质,若企业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10. 警惕“拉新”陷阱:传销组织有三大特征: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求职者要掌握辨别传销的基本常识,避免误入。求职者一旦被骗、遭受侵害,请立即报警求助,并可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求职路上充满挑战,但只要保持警惕,用心准备,相信总会遇到那份心仪的工作。记住,你的努力和坚持终将收获回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