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从“锈带”到“秀带”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01: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从“锈带”到“秀带”的文化传承

扬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还保留着众多见证城市发展的工业遗存。近年来,扬州在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存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让这些曾经的“锈带”重新焕发新生,成为展现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新载体。

01

工业遗存:城市记忆的见证

小秦淮河畔的非遗新生

小秦淮河是扬州明清古城内唯一的内河,见证了扬州工业发展的历程。河边的老漆器二厂地块,如今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里正在实施的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工程,将对废弃工业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打造面向年轻人与艺术家的以“非遗+”为主题的建筑集群。

在小秦淮河的南部,三和四美的生产厂房也得到了保护和更新。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酱菜厂,其杉木大厅被精心修缮和保护,原有的厂房也被改造升级,成为展现扬州传统工艺的重要场所。

古运河边的工业记忆

扬州的古运河沿线,曾经分布着众多工业企业。如今,这些老厂房经过保护和利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扬州麦粉厂旧址位于便益门外古运河西岸,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的高邮裕亨麦粉厂,是当时扬州城的第一高大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扬州粉面工业的主要厂家。2001年,原麦粉厂厂房经维修后改为扬州工业博物馆,如今虽已成为“古运河游客服务中心”,但仍展示着众多老物件和老照片,讲述着扬州的工业故事。

在麦粉厂对岸不远的桑园路,原“蚕种厂”的旧厂房则被打造成为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成为展现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护城河畔的非遗文化

北护城河是扬州的文旅集聚区,也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在这里,扬州漆器艺术馆和工艺美术馆成为展现扬州传统工艺的重要场所。

扬州漆器艺术馆是由扬州工艺美术集团有限公司附属扬州漆器厂经营主办,是目前全国专业性漆器工艺品展馆之一。而紧邻的扬州工艺美术馆,则汇聚了20多个大类的扬州工艺美术精品,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性工艺美术展馆之一。

京杭大运河畔的工业遗址

京杭大运河沿线,过去是扬州的重工业区域。如今,这些工业遗存经过保护和利用,成为展现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湾头镇的京杭大运河边,利用原来的江扬船厂旧厂房打造的工业遗址产业园,成为展现扬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场所。老宿舍则被翻新,打造成为湾头镇上的非遗文化商业集聚区,吸引了年轻人前来创业。

七里河畔的城市书房

在七里河公园,一座高立的红色景观塔特别引人注目。这里原先是一些厂房,有一个高烟囱。在规划建设七里河公园时,规划设计人员便打造了这一烟囱造型的景观塔,并将其变身为城市书房,成为扬州新的文化地标。

东关街上的谢馥春博物馆

东关街上的谢馥春馥园博物馆,是由生产厂房改造而成的展示馆,不仅成为东关街上的一个亮点,更是展现扬州传统工艺的重要场所。

02

历史文化:千年古城的传承

瘦西湖:诗画中的园林

瘦西湖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始建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修筑。清乾隆年间,由于扬州盐业兴盛,盐商出资疏浚河道,并在东西岸兴建了许多亭台廊榭,逐渐形成今天的风貌。

瘦西湖的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是扬州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桥上建有五座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桥下十五个桥洞洞洞相连,布局极其罕见。

个园:四季假山的奇观

个园,原为寿芝园旧址,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由两淮盐业总商黄玉筠改建。园中多种青竹,因竹叶形似“个”字而得名。个园以叠石艺术闻名,四季假山融造园艺术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誉为“国内孤例”。

何园:迷宫般的布局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与个园、圆明园、颐和园并称晚清四大名园。园内蕴藏着四个“天下第一”的奇景: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窗。

大明寺:千年古刹的禅意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享有“扬州第一胜地”美誉。唐代高僧鉴真大师曾在此主持,将佛学、医学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文昌阁:文人的圣地

文昌阁,又名文昌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供奉文昌帝君的祠堂。扬州文昌阁高约24米,分为三层,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仿,是扬州的地标性建筑。

盂城驿:古代邮驿的见证

盂城驿,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是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重要见证。驿站内设有水马驿、官房、马房等设施,展现了古代邮驿系统的完整面貌。

扬州,这座千年古城,不仅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延续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也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文化遗产和工业遗存,共同构成了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展现了扬州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