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尔滨:一座承载百年音乐文化的“音乐之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5: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尔滨:一座承载百年音乐文化的“音乐之城”

哈尔滨,这座被誉为“音乐之城”的城市,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城”称号,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份荣誉不仅源于哈尔滨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更源于哈尔滨人对音乐的百年热爱与坚持。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近30个国家和民族20余万侨民来到哈尔滨,带来了交响乐、爵士乐、歌剧、芭蕾舞剧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使哈尔滨成为我国最早接触欧洲古典音乐的城市。1903年哈尔滨就出现了第一家“里拉”乐器商店,1908年诞生了中国乃至远东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团——“中东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1921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在南岗区大直街成立,1947年改称为“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西部歌王王洛宾曾在此校学习。20世纪前半叶,哈尔滨的歌剧舞台异彩纷呈,演出了《浮士德》《茶花女》《卡门》等经典剧目,世界著名歌剧艺术家纷至沓来,如俄国歌王夏里亚宾、男低音歌唱家格.斯.沙亚平等都到哈尔滨开演唱会,哈尔滨歌剧团还赴北京、天津、青岛、上海、汉口以及日本等地进行巡回演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早的芭蕾舞剧团在哈尔滨诞生,哈尔滨成为中国芭蕾舞的摇篮。1935年在马迭尔剧场上演的芭蕾舞剧《卡列利亚》《睡美人》以精美的舞台布景、华丽的服装、优美的舞蹈轰动全城。此外,厚重的音乐文化底蕴,使哈尔滨一度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其中不乏蜚声中外的艺术家,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殷秀梅,著名音乐人李健等,可谓群星璀璨。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之城”跳动的建筑音符即音乐地标性建筑,如哈尔滨音乐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群力音乐公园、哈尔滨音乐厅及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等。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建于2006年是以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该馆以近代中国百年变迁为背景,展现了绚丽多彩、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中国北方音乐历史。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松花江北岸,冬季它是森林中两座晶莹剔透的积雪冰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夏季它是水边飘起的白蓝丝带,轻盈柔软、静谧璀璨,让人仿佛置身科幻世界,有一种“遗世独立”之美。哈尔滨大剧院主要演出大型歌舞剧、芭蕾舞剧及现代音乐会,其小剧场主要满足话剧、戏曲、音乐剧等室内乐演出,兼具会议功能。哈尔滨群力音乐公园位于松花江南岸,占地47公顷,集都市文化、休闲运动、公共艺术、公共游憩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是目前中国唯一将东西方音乐历史采用景观园林、雕塑小品、影音图片、资料记述等形式呈现的音乐主题公园,是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创新与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音乐公园的主题广场常常成为音乐团体举办各种大小型音乐会的重要场所,闲暇的人们漫步于公园,耳边聆听着轻柔乐曲,远眺江景,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哈尔滨音乐厅位于群力新区,是哈尔滨古典音乐重要演出场所。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于1909年1月15日落成并启用。老会堂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顶部有大小两个穹顶,擎起大卫之盾六角圣星,是一座典型的犹太风格建筑。老会堂演出以弦乐重奏为主。2017年,老会堂音乐厅新增了室内乐乐团演出,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音乐家到音乐厅指导并演出。


哈尔滨大剧院 顾乐才摄

在哈尔滨,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可以是大剧院里中西乐器交相呼应奏响的交响乐,更可以是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响起的阵阵萨克斯,可以是百年建筑马迭尔“阳台音乐会”传来的曼妙小提琴旋律,可以是松花江畔业余合唱团唱起的《我和我的祖国》,可以是公交车站旁街头巷尾的琴音袅袅、飘丝如雪......这就是哈尔滨“音乐之城”特有的城市文化特质。在哈尔滨,这座充满音乐文化气息的城市,音乐是流淌在哈尔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在这里有创办于1961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几十年来,创作出《乌苏里船歌》《太阳岛上》《我爱你,塞北的雪》等一大批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经典名作。有西城红场,这个曾经的工业遗址改建的“蚂蚁剧场”等,有数百支群众文化团体,如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总之,如今音乐不仅是哈尔滨的精神家园,而且正在为哈尔滨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我们应该珍惜这座“音乐之城”,为哈尔滨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继续奏响浪漫华章。

本文原文来自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