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心肌梗死后睡眠增加对心脏愈合的影响
Nature:心肌梗死后睡眠增加对心脏愈合的影响
心肌梗死(MI)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影响心脏功能并引发全身性反应,如炎症和自主神经失衡。研究表明,睡眠与心血管健康紧密相关,但心脏损伤如何调控睡眠尚不清楚。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MI后睡眠增加的机制及其对心脏愈合和炎症的影响。
研究旨在探讨MI后睡眠增加的机制及其对心脏愈合和炎症的影响。研究在小鼠模型中诱导MI,并收集人类受试者的睡眠质量和心脏功能数据。通过电生理记录、流式细胞术、单细胞RNA测序等技术,研究团队揭示了MI后睡眠变化的分子机制和生理效应。
研究发现:
MI后小鼠的慢波睡眠(SWS)时间显著增加,持续至少7天,提示适应性反应促进心脏愈合。
MI激活大脑中小胶质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如CCL2,招募单核细胞至丘脑外侧后核(LPN)区域,增加SWS。
单核细胞在LPN区域转变为TNF产生细胞,与谷氨酸能神经元相互作用,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抑制心脏炎症。
抗TNF抗体能阻断MI引起的SWS增加,证实TNF在睡眠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睡眠通过抑制心脏交感神经输入和减少单核细胞趋化性,减轻心脏炎症和损伤。
人类受试者中,睡眠质量良好的患者2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支持睡眠在心脏康复中的重要性。
研究团队发现,慢性睡眠不足改变人类单核细胞的转录组特征,增加其迁移能力,促进炎症反应。这一发现为人类心脏康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研究揭示了MI后单核细胞被募集到大脑以增加睡眠的新机制,以及睡眠在限制心脏炎症和促进心脏愈合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这一机制的分子途径,开发针对睡眠调节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通过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脏康复,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研究强调了睡眠在心脏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并提醒我们关注日常睡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