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日军电文,制造千万假币:军统局抗战秘史
破译日军电文,制造千万假币:军统局抗战秘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正式开始。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则以另一种方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情报战线的隐形英雄
军统局成立于1938年,其前身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在局长戴笠的领导下,军统局迅速发展成为国民党庞大的特务机构,深入参与抗日战争。军统局的情报工作是其最核心的职能,也是对抗战胜利贡献最大的领域。
作为特务部队,军统局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深入敌后,与敌人进行情报、经济作战,并伺机破坏日伪政府的统治,尽可能将其赶出中国。首先对军统人员而言,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进行间谍活动,盗取敌人关键作战信息。只有打入敌人内部,获取大量关键作战信息,中国军队才能尽可能在军事力量弱势情况下扭转战局。军统上海站、南京站等一个个站点,在日军侵略时期通过各种手段盗取到了不少日军作战机密。一些军统人员,还曾经为了获取日军轰炸情报,偷偷潜入日军机场。
而于此同时,军统方面译电工作成绩突出,也曾经拦截破获了日军大量机密电文。例如最为大家所称道的,便是军统破获“日军奇袭珍珠港”情报。可惜美军方面没能重视此信息,这才有了后来的太平洋战争。正是有了这些军统情报人员的舍生忘死,许多至关重要的日军作战计划才提前为中国军队所知,为我国抵抗日寇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战线的幕后功臣
除情报工作外,军统局在经济战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抗战期间,军统局通过制造假币和抢购物资等手段,成功扰乱了日伪政权的经济稳定,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经济战方面,军统局制造了数千万的假币,大大扰乱了敌占区的经济稳定,对日伪政权造成了沉重打击。同时,军统人员在沦陷区或交战地区积极抢购汽油、生丝等紧俏产品,为抗日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铲除汉奸,维护民族尊严
除情报工作和经济战外,军统局在铲除汉奸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抗战期间,军统局在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锄奸行动,成功暗杀了大量汉奸和伪政府高官,有效打击了日伪势力,激发了民族抗日热情。
军统局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功绩有两个,其中之一便是诛杀汉奸卖国贼。自打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之后,中日之间进入到了战况最为激烈的阶段。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中国大量国土沦丧。在这片已经丢失的国土上,赫然冒出了大量的汉奸头子,成为了日本人欺压中华儿女的帮凶。为了惩治这些败类,军统局在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锄奸行动。尤其是在上海等地,军统更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威望,一段时间内使得日伪高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大批名头极大的汉奸,在军统不要命的袭击之下最终殒命。
例如军统天津站,在彼时的军统第一杀手陈恭澍的带领之下,华北伪政权委员长王克敏遭到刺杀,当场丧命。不久后,以青帮流氓身份投靠日本人的上海滩大亨张啸林,于家中遇刺身亡。此外,包括汪伪政权军事委员兼中央监察委员黄大伟、外交部长陈箓、交通部长李国杰、上海市长傅筱庵,甚至于警务副总监、特工大队长等一大批伪政权高管,全部都在军统人员的袭击下丧命。就连上海伪政府的最高长官汪精卫本人,都在抗战过程中遭到了军统组织的暗杀。陈恭澍为了暗杀汪精卫,甚至带人直接追到了越南河内,突袭了汪精卫住宅。由于袭击暴露,最终陈恭澍等人未能成行,但成功刺杀了汪的秘书曾仲鸣。
当然,除却这些高官之外,军统人员也不会放过那些一同作恶的“小鬼”。日伪政府中大量中低层骨干,也都是军统特工们袭杀的重要目标。根据日军方面的相关记载,仅是1942年上海遭遇的暗杀意外事件便高达3732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死伤。日伪政府内诸如特务机构、警察部门、银行部门的中层汉奸们惨遭血洗。这还是在军统活动已经相对低调的1942年上海一地,整场抗战下来暗杀袭击日伪政府汉奸数量可想而知。
这些抗日锄奸活动,尽管比之正面战场似乎并不起眼,但却有效的打击了日伪势力,极大的激发了抗日民族希望。一定程度上,也对汉奸伪军起到了震慑,削弱了侵略者的力量。
结语:隐形英雄的功与过
实事求是的讲,军统局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是很大的,是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做出抗日巨大贡献的同时,军统人员也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中国道家学术理念中,通常会将事物分成阴阳两面来看待,军统在抗日中的表现,实际上也能用两面总结。除却尽人皆知的正面作用外,实际上军统在整个抗日战争过程中,还有意无意地造成了消极影响。比如秘密清共、国难发财等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存在,但不能掩盖军统局在抗战中的重大贡献。作为一支特殊的抗日力量,军统局以情报工作和经济战为主要手段,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抗战中的“隐形英雄”。